传媒内参导读:2018年开年一线卫视都难觅大剧好剧了,观众的期待值无疑打了折扣。一直以来,靠卫视拉动电视剧轰动话题效应的渠道优势也受到挑战。
来源:传媒内参
文/张颖
进入2018年,卫视开年播出的剧目基本是芝麻雨点,没有引起太多话题波澜,仅有《恋爱先生》取得不错的收视成绩。此前一直饱受期待的古装大剧《赢天下》《如懿传》至今没有播出下文,据说还在按照总局审查意见进行修改当中。
《恋爱先生》之后,都市情感剧仍然唱主角,同样由江疏影担任女主角的《一路繁花相送》接档,多少让人难以抽离上一部剧的剧情,对女主角的审美疲劳增加。
最近两年,一线卫视开打购剧价格战,凭借同一梯队的收入规模基本垄断头部剧集。二线卫视基本捡剩下的,偶尔砸钱拼播第一轮,保守拼播1.5轮或2轮,三线卫视则彻底退出购剧竞争。但是,2018年开年一线卫视都难觅大剧好剧了,观众的期待值无疑打了折扣。一直以来,靠卫视拉动电视剧轰动话题效应的渠道优势也受到挑战。
大剧播出风险值上升
内容审查一直是最难迈过的一道坎
2018年被业界称为最严内容审查年,随着《赢天下》《如懿传》为代表的古装大剧撤档换档播出无期,卫视2017年的压轴好戏大戏没有唱起来,2018跨年难以再现《甄嬛传》《芈月传》当年的辉煌。
古装剧尤其是古装正剧一直以来是年度关注的焦点,是年度压轴大戏或者开年大戏的担当,但是古装剧也是内容审查的重灾区,2014年压轴大戏《武媚娘传奇》就曾遭遇半路下架重剪。
围绕古装IP改编的影视剧也多次遭遇抄袭官司,于正的《宫锁连城》被指抄袭琼瑶的《梅花烙》,虽然最终于正败诉,但是琼瑶与湖南卫视的关系变得疏远。
就在最近《还珠格格》作为20年开播纪念重现湖南卫视,琼瑶才表示不计前嫌,再次授权播出。一方面是对内容的抄袭让编剧不买账,另一方面熟悉原著的粉丝也不买账,种种原因导致不少剧购买的风险值上升,不断遭遇播出困难。
《赢天下》作为2017年底计划播出的压轴剧一再遭遇粉丝举报,内容篡改问题突出。另外,该剧内容中存在黄色暴力画面也是难以取得广电总局审查通过的一大原因。目前,此剧虽然已经改名为《巴清传》,但是顺利播出的阻碍重重,2018年开年大剧也没有看到这部戏的影子。卫视从选剧到播出,审查这一关是不得不过的一道坎,现在这道坎的高度更难跨越。
编播体系僵化
拼播模式一再受挑战
突破难上加难
卫视内容播出走不出版面编排这个固定模式,有限的时长与固定的时段必须严丝合缝的把节目、剧集和广告拼在一起。尤其是对于电视剧这种大量合买的内容,在一剧两星政策要求下,两家卫视必须拿出相同的时段拼播一部剧,或者再想要拼播的下一部剧之前,寻找集数相同的剧先开播,保证下一部剧的无缝齐播。这种电视渠道的播出套路无疑受到了互联网视频播放模式的严重挑战。
视频网站的全集上线满足了受众对于剧集一次看个够的要求,这是用户走向愿意付费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海量剧集的搜索即得,自主安排观看时间、随意选择集数点看回看也是网络渠道超越电视渠道的观看优势。尽管在渠道劣势的弥补上,互联网电视回播回看、回播点看弥补了一定的缺陷,但是有限的回看期限也是硬伤。
从卫视编播角度来说,尝试独播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摆脱与其他平台拼播不上的尴尬,但是成本问题越发现实,目前也只有湖南卫视在盈利可以支撑的情况下,大量进行了独播,其他卫视仅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周播剧独播,毕竟资金对于独播剧播出的体量难以支撑,拼播买头部剧的性价比反而更高。在两家瓜分收视率的情况下,卫视企图通过营销上的加码需求收视更胜一筹。
播出话语权下降
视频网站独揽大剧
先网后台屡见不鲜
有预测称,2018年将是电视台和视频网站彻底走向分野的一年,这一苗头在2017年可见一斑。从内容表现上来说,视频网站自制综艺和自制剧品质上升,《奇葩说》《吐槽大会》等爆款综艺引发高点击率,《将军在上》《海上牧云记》等网络大剧频出。从更深一步的内容播出话语权上来说,视频网站凭借背后的资本支持已经参与到优质内容的投资和制作中,并且垄断下一步的播出。
这是先网后台的根源所在,《老九门》《青云志》等剧都走向了先网后台,背后是电视播出渠道话语权的逐步丧失。而且视频网站做剧首要考虑的是适合网络播出,时长、集数甚至风格都不一定适合电视渠道,说白了压根就不准备再给电视台,某些大剧的彻底网络化已成趋势,电视台可以买到的好剧大剧还有多少呢?
危机之下,电视台为了购得好剧不惜下血本,央视购剧投入也不得不加大。在我国目前的电视剧筛选机制下,卫视对项目的前端介入更加重视,在剧本立项阶段进行跟踪锁定,甚至参与投资才能抢得更多优质播出资源。但是播出风险也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能不能顺利通过内容审查?能不能找到合适的档期拼播?能不能回本?能不能收视率达标?这些都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