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饭店》属于抗日战争片,讲述的是抗战时期爱国志士与日本势力斗智斗勇的故事,但是它没有沿用国产抗日片的老套路,而是有更高更广的格局。
上世纪30年代,东北(伪满洲国),日本人封锁了一间名为和平饭店大的豪华酒店,共产党人陈佳影和土匪老二王大顶机缘巧合下被困在和平饭店,无奈之下两人假扮夫妻,由此展开一段动人心魄的故事。
首先,和平饭店的名字本就是一个讽刺。1935年,东北沦陷,日本人野心勃勃,并不安于盘踞于东北这一角,而是觊觎中国更广阔的领土。35年到37年日本全面侵华也只有两年时间,期间这两年,日本为了扩大对中国的侵略做足了准备,其中就包括灭绝人性的细菌实验。在日本磨刀霍霍、中国风雨飘摇的时代背景下,“和平”这两个字可谓是十分的可贵,又十分的讽刺。
第二,与主演同时被困在和平饭店的还有其他的住客,这些人分别来自日本、德国、美国、苏联、法国、中国等国家,这些人代表30年代时国际大背景下国际政治的缩影。
《和平饭店》致敬了奥斯卡经典电影《卡萨布兰卡》。故事发生在饭店或酒馆,环境表面高雅堂皇,实则内里风云翻涌,各国势力相互各怀鬼胎,主人公千方百计想冲破困局,气氛一触即发。
不过,关于冲突和混乱,《卡萨布兰卡》用音乐巧妙地粉饰太平,《和平饭店》则表现得更为直接,各方势力代表者西装革履、仪表堂皇,但是却在混乱中像野兽似的互相撕咬,直接展现了人内心的丑恶。
第三,《和平饭店》对于画面的展示更为直接。在第一集开始,工作站被突袭,画面对地上的血泊、滴落的血滴、惨死的工作站人员、布满弹孔的窗户的特写直接的展示了日军的残忍。
另外,文景轩回忆一个从日军实验室逃出来的中国人(姑且称之为A)交给他活体实验胶卷时的场景,A脸上因为细菌实验留下的溃烂的伤口直接展现了出来,相信很多观众在看到那个镜头时都会产生生理不适,同时对于日军活体细菌实验深恶痛绝。
最后,我们来说一下《和平饭店》的参演人员。
我知道雷佳音,是因为《我的前半生》,雷佳音饰演的“前夫哥”十分讨喜,是近年来在荧幕上出轨后居然没有被观众厌弃的仅有的角色,除去角色本身的设置之外,雷佳音本身的原因也很大。雷佳音长相很喜剧,小眼睛十分的萌,在《和平饭店》里雷佳音还添了两撇小胡子,行事作风精明又略显流气,非常的有喜感。
但是,王大顶一角十分的复杂,山匪出身,有抗日情怀,他的喜感很快在一系列冲突中没磨没了,看多了就感到精明和算计。
李光洁饰演的窦仕骁是一个汉奸,可是人家当汉奸当得是理直气壮正气凛然,仿佛干的是正义得不能再正义的事,甚至可以连日本人的帐也不买。这样的汉奸人设,不是油头鼠面、尖嘴滑舌,强势中居然还看出了正气,非常的让人不舒服。
《和平饭店》有的时候让人觉得压抑,大概也有以上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