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片发展到今时今日,吓人的把戏几乎都被导演们玩烂,对千锤百炼的观众来说大多亦早已稀疏平常。他们内心强大到连《异形》都被当宠物电影看的地步。便对恐怖片的要求降到最低,哪怕只为求一刺激。他们胃口是不大,是味蕾太挑剔。《咒怨》高峰后再无突破的清水崇,几次来袭皆败下阵来,可看作被人嫌弃的恐怖大师的一生。《招魂2》上映后,备受热捧,票房及口碑双重碾压《魔兽》,造就又一部现象级影片。即使几近沦为吓人工具,甚至厚此薄彼令剧情不免乱糟糟,但单论吓人指数,它已达一定巅峰,或者说是部分观众的承受极限。
平时看恐怖片被吐槽最多的方面应该是“作死”行为,比方说,观众都知道不应该继续的行为,烂片里的角色偏爱反道而行。然而《招魂2》成功避开了这个坑。
电影先营造了一种气氛,告诉角色也相当于告诉观众,前方99%有“危险”气息,所以角色必定退后,就在此刻,意料之外的惊吓于后方蹦出。
不少恐怖片导演都懂得用“意想不到”的方式吓观众,当然温子仁除了一样会用之外,还将观众置身于角色立场思考其合理性。例如,小男孩比利深夜下床喝水,看见厨房窗外千秋在摇荡(一个摇晃,另一个静止),比利虽然察晓也若无其事地回房间就寝,假如“到外面看看”,就是所谓的“作死”行为。
在找准了定位和风格后,温子仁不断开创出优秀的恐怖片品牌。2013年的《招魂》以70年代的复古驱魔风格讲述了一个真实的灵异故事。影片不仅加入了类似纪录片式的拍摄手法,也试图加入了一些温情情感线索,譬如家庭成员的召唤使女主人摆脱了恶灵的困扰。有影迷拿本片与经典恐怖片《驱魔人》做对比,但客观来看,温子仁并非是在挑战前辈地位,而是对经典元素的一次洗牌。从《电锯惊魂》到《招魂》系列,温子仁作品风格从独立电影式的冰冷绝望,再融入主流电影中的情感线索,并适度加入了亲情、爱情等情感元素,不仅极大程度丰富了恐怖片的脉络,也让恐怖片狭隘的负能量变成了鼓舞人前行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