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大卫·芬奇是拍广告和MV出身的大导,但他绝不像扎克·施耐德般是个纯粹的视觉系。一部片子除了好看,而且有种有料,更重要的他的作品发人深省让人辗转反侧。《七宗罪》探讨了人性中的罪与罚,《搏击俱乐部》是一部青年反社会的圣经,到了《返老还童》大卫·芬奇已不那么愤怒了,该发的火都发完了,该骂的东西已骂腻了,在心态上回归常态老实讲一个怪人的成长史,虽然此片仍带有芬奇的典型气质,但我们已明显感到一个愤怒青年到成熟中年的转变。于是我们迎来了《社交网络》,我们很难想象除了芬奇还有谁能把这部当代人物传记片拍得既深刻又精彩绝伦。
第一次见面时,艾米的自我介绍并不是通常人的“报户口”式介绍。而是给尼克出了一道选择题:猜猜我是象牙雕刻冠军,拥有有限影响力的军阀,还是性格测试写手?有意思的是,这三个选项在潜意识中反映了艾米的几个侧面。性格测试写手自然是现实,象牙雕刻冠军则反映着艾米做事的精密细致,军阀则是她的控制欲望。当然你可以说,这第一次见面的戏剧性,是尼克先挑起来的。毕竟是他先故弄玄虚,明明是自己想搭讪,却故意把全场男士都替艾米考虑了个遍。但却也是这种戏剧性,正中了艾米的胃口。(很想吐槽尼克,你所拥有的一切,都是你自找的……)加上后来的糖霜风暴、伪装成采访的求婚……尼克营造戏剧性的功力,不比艾米弱。艾米,也终于找到这样一个避难所,逃离“神奇艾米”的阴影。
演Amy的Rosamund也为本片献出了不能忽视的表演。演员自己就是牛津文学系的高材生,符合Amy的高等教育背景。网上有人批判这位英国女演员高冷的气质体现不出原著里Amy的美国甜心那一面,我倒觉得没什么。她身上那种独特的恬静的气质以及稍微爷们点的嗓音让她看起来很有力量和自信,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不管她做的事有多么扭曲。这种气质也给后面她做两面三刀绿茶婊的行为增添不少可看性,因为前后对比很强烈,同时又深不可测,令人心寒。让我觉得不管计划中途有多少变数,她总能找到对策(潜台词:不要上哈佛,不然出来就这样) 。不过她发音上有所有英国演员的通病,他们在说美音的时候声音会变轻。参照《豪斯医生》里的Hugh Laurie。我听过他用自己英音接受的各种采访,声音很实,但是在《豪斯》里说美音的时候声音变虚了一点,就好像唱歌用假声一样。本片女主也不例外,声音变的飘渺,时间久了真有点枯燥,但是又有独特的韵味,感觉像一个魂魄在你耳边细语一样,使旁白令人不安。到底是恨的不够深,您当初要是真能下定决心自杀,Nick也真的不一定有活路,她的自负成就了自己最后也毁了自己。
所以,迈入婚姻大门之前,请一定确定好自己是否想与这个人玩一场关于一辈子的游戏——在与对方博弈时,为体会不断将军的刺激感,不断提升自己的战斗力。究其根本即夫妻间是否能在游戏中成为彼此最难得的对手和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