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羊肖恩》对动物的描写方式是极少见的。一般影片中,动物的行走几乎都是固定的,要么一直四条腿,还原动物本真样态,要么是两条腿,采取拟人化的方式。《小羊肖恩》中的羊们兼具这两种走路方式,一会儿四条腿,一会儿两条腿,看上去还都非常自然。这背后或许也是农村和城市两种文化交织的结果。四条腿走路时,小羊们代表农村,也就是羊的本真状态;而两条腿走路时,小羊们其实是拟人化、城市化了。影片就是在农村的愿景与城市的文明之间切换,让人爱不释手。
即使是很多我们熟悉的场面,也并不是简单的复制,这其中还包含了很多创新在里面,虽然观众并不会注意到。由于电影大部分故事发生在城市,搭建场景微缩模型的数量就会增多,并且有些场景也需要制作很大,还有道具的数量也会相对增多,这些都需要相当耐心细致的制作。角色的增多在拍摄时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定格动画不像计算机三维动画那样可以单独制作每一个角色动画,而是在一个群戏镜头中需要让每一个角色的表情、动作和移动都以非常微小的变化逐格拍摄,这需要异常精准的时间掌握。
以强烈的讽刺和自嘲贯穿始终的幽默文化,在英伦三岛上发扬至今,对大不列颠的喜剧人来说,已经是不能再熟稔了。乍听上去,製作一部《小羊肖恩》的大电影是有点可笑的。《超级无敌掌门狗》的确有範儿,略带惊悚的小黑暗配合着黏土的表现力效果奇佳,对于观影经验更为丰富的群体来说,是一种难得的口味。而无对白的《小羊肖恩》呢?泡麵短剧的子供向;无台词,仅仅凭藉视觉展开幽默元素;智力水平维持在调皮捣蛋恶作剧,而不是邪恶阴谋的萌系角色们,真的有那种征服全世界观众的能力吗?答案是有的。
已不记得上次看黏土动画是哪一年,应该是小时候在电影频道里看过一些。实在感叹黏土动画现如今的稀少,以及该种动画形式的吃力。这是笔者有记忆里的第一次观看黏土动画片。鉴于影片没有对白,所以对于后期剪辑、合成、配乐、音响特效等方面要求更加很高。当然,在配乐音效方面,制作团队是绝对跟得上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