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

正阳数码影评栏目【管见】无人零售业态

字号+作者:正阳数码工作室 来源:正阳数码工作室2017-07-10 我要评论()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无人零售业态已经习惯了网购的消费者,一直关注着电子商务的落地。以“无人商店”的形式实现,却又让人有些措手不及。就目前来看,全球无人零售业态雏形已初'...

无人零售业态

已经习惯了网购的消费者,一直关注着电子商务的落地。

以“无人商店”的形式实现,却又让人有些措手不及。

就目前来看,全球无人零售业态雏形已初现。

从去年开始,瑞典、日本、韩国、美国就相继推出了此种业态的雏形。

7月8日,马云也借着淘宝造物节,推出了无人零售业态模板,阿里“淘咖啡”,让你体验一把“拿了就走”的购物感觉。

目前从技术上可将全球无人零售业态分为三大类别:

1、宾哥科技“缤果盒子”、7-11无人商店、罗森无人商店、快办“闪店”、居然之家“eatBOX”等。

他们都使用了技术成熟、费用低廉的电子标签射频(简称RFID)技术。极大的降低了运营中的差错率。

2、Amazon Go、阿里淘咖啡、深兰Take go等。

他们都不约而同的放弃使用RFID技术,转而开发和应用更加前沿的机器视觉、深度机器学习、传感器、生物识别等技术,虽技术上有待改进,但“拿了就走”的购物体验,是未来无人商店的主流趋势。

3、便利蜂、小e微店等。

他们都是应用二维码完成对商品的识别和结算,优势是成本超低,可以迅速的对现有的零售店铺进行改造,迅速占领市场。但购物过程繁琐,购物体验亟待改进。

国内无人零售业态的发展,是势在必行的。否则国外的资金技术就会进来抢占市场。目前全球的无人零售业态还处在萌芽阶段,无论是软硬件都处在初期研发阶段,所有的企业都在一个起跑线上。但要想在今后的市场上迅速扩张,却并不是一件易事。

无人零售的发展,一方面要以小巧、方便、24小时的特性,抢占优质稀缺位置,与传统零售业争夺客户。

另一方面要在“新、鲜”上做文章。新,就是新品,要用新品引领市场,带动年轻人消费。鲜,不仅指的是产品日期要新鲜,还意味着推出冷链等生鲜商品等。

对于人力成本快速高企的当下,使用机器或技术,降低乃至去除人力成本固然是商业上的首选,但也同时会损失人力服务带来的附加价值。良好的人工服务会带给用户优质的购物体验,同时也会创造更大的商业价值。

毕竟是为人服务,需要的是和顾客接触,情感是最重要也是必须的。这些都不是给冰冷的机器配上一个良好的UI能解决的。更何况零售中的诸多细碎问题是目前机器无法解决的。

国内的零售业人工成本已从十几年前的4.6%增长到目前的13%,直逼餐饮业的17%。因而压低人工成本是大势所趋,但盲目地剥离人工,未必是正确的选择。比如遍布全球的日本7-11便利店的人工服务价值是其利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人工成本只占其营业收入的1.8%。

从中国的就业形势来看,第一、第二产业因大量引进机器设备,已造成劳动力的过剩,第三产业再不能予以安置,那我们的就业出路何在呢?毕竟我们和日本的情形大不相同。如果我们在零售业,再大规模的引进机器来代替人工,将会给就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希望无人零售业态并不是零售的终极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