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苏有朋的第二部导演作品,《嫌疑人X的献身》受人期待的部分原因在于同名原著是东野圭吾的经典作品,受关注度相当高。暂且不考虑原作的地位,就说先前影视化的两部——日版韩版,因为原作就来源于日本,所以日本版是诠释得最为到位并且深刻的一部,可以算得上经典。而韩国本身就擅长拍摄这类题材的片子,也是表现非凡。但是听说导演是苏有朋,小编整个人眼前浮现起当年的《左耳》,瞬间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不敢相信,柔弱的“五阿哥”、处女导演作是小清新《左耳》的苏有朋,会有能力将这出结合了烧脑、破案、复杂心理问题等元素的影片拍得好看。
但实际上,在抛开任何偏见之后会发现,苏有朋对《嫌疑人X的献身》的打造,其实很让人惊喜,在抓住了原著核心的基础之上,又做了很多适应哈尔滨本土观众与文化的改造,更加贴合中国特色,最终呈现出当下这一版非常值得一看影片。
整体来看,影片的再造没什么大的问题。首先就是逻辑,探案类型片最讲究一环套一环的逻辑,既要将悬念层层铺陈,又不能有明显的逻辑漏洞。《嫌疑人X的献身》这点没什么大问题,很多时候的剧情拐弯会让你突然觉得这也太不可信了吧,但转眼就会有一些细节上的补充让你又觉得是情理之中,比如罗淼误认为石泓要去杀害女主女儿的场景,虽然荧幕上呈现的是警车出动的紧急场面,但这个时候观众肯定在想为何不直接利用通信设备让载着学生的大巴立即停车?但这显然是创作者设计的烟幕,后续的电话联系、来电未接等等细节,都很好地回答了观众之前的疑惑,类似的剧情设定在影片中还有很多,也是精巧的体现。
相比于原著,苏有朋版《嫌疑人X的献身》最让人喜欢的一个改编,其实还是石泓这个角色。张鲁一精彩的表演不仅让观众更熟悉了他,也为角色的复杂度增添了不少色彩。原著中,石泓并不是什么追踪狂,而且是一个在自己的绝顶聪明的宇宙中对这个世界已然失望的人,他有很多问题,但却并不反社会,也就自然有更多可以被读者惜才与原谅的地方。最难得的是,那是几种相近但又不相同的情绪交织在一起,被那么全体精准诠释出来真的是……只能用完美来形容。另外,更难得的是,那个时候石泓表现出来的不是自己苦心经营的一切瞬间湮灭的狰狞,更多的是梦想的坠地感与破碎感,完全如原著所写得那样:呕出了灵魂。与之同框的演员演技完全被碾压,特别声明那段表演里林心如演得一点也不差。在这种情况对比下,更加让人感受到了张鲁一的演技。
总之《嫌疑人X的献身》是一部佳作,不逊色与日韩两版,再结合本土特色领全剧更加丰满和亲民,让人有一种他乡遇故知的感觉,在优秀的原著上导演出这样的作品,苏有朋算是出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