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这个词最近的出镜率有点高,也有点低。
高的是不管是“留洋”回来的还是选秀出来的什么奇奇怪怪的人只要在荧幕上露两回脸都会被粉丝冠名为“演员”。
低的是能够符合以“声台行表”为演员这一行业主要技术核心要求的人,越来越少,或者说是活跃在小荧屏和大荧幕上的越来越少。
虽然现实荒谬我们仍要抱有期待!总有些堂堂正正的演员在踏踏实实的在践行表演艺术,比如今天带大家回顾的这些“一生一角色”的演员,并非一生只演一个角色,而是在ta的职业生涯中,有那么一个角色异常经典,无可撼动。
要符合“一生一角色”的要求,起码要符合这两个条件:
1.经典 观众耳熟能详还要经得起反复回味推敲。
2.唯一 那些有多个荧幕经典形象的戏骨不在本次的盘点范围内。
一. 六小龄童 孙悟空
如果说绝大多数中国人心目中的美猴王孙悟空,就是六小龄童老师本人,也绝对不夸张,不然也不会出现在2016年猴年春晚之前全民热搜转发几万来声讨导演组不邀请六小龄童来参加春晚了。
虽然在六小龄童老师近四十年的演艺生涯中,也演过胡适、吴承恩、玉皇大帝等其他的角色,但让观众们牢记于心的还是他在82版《西游记》中塑造的孙悟空。
而他本人与孙悟空这个角色结缘的更早,因为原名章金莱的他,出生于早于清末民初就闻名于世的“活猴章”的章世家族,他的父亲便是“南派猴戏”的创始人六龄童章宗义。
虽然一开始并不是父亲选定的“猴王”继承人,但哥哥小六龄童章金星罹患白血病逝世后,六小龄童章金莱接过了父亲的衣钵,自此开启了他的“美猴王“之路。
几十年如一
(六小龄童与父母)
二 .林黛玉 陈晓旭
两弯似蹙非蹙肙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露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娴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这是曹雪芹《红楼梦》中对于林黛玉的描述,也是83版电视剧《红楼梦》中陈晓旭所演绎的林黛玉的形象。
一千个国人的心中可能有一千个红楼梦,但是一千个国人的心中,可能只有一个林黛玉,就是陈晓旭。
陈晓旭成功入选82版红楼剧组,因一封自荐信,而起到决定作用的,想必心信中所附的一首写在这张照片背面,她14岁时写的小诗
「我是一朵柳絮」
我是一朵柳絮,长大在美丽的春天里,
因为父母过早地把我遗弃,我便和春风结成了知己。
我是一朵柳絮,不要问我的家在哪里,
愿春风把我吹送到天涯海角,我要给大地的角落带去春的消息。
我是一朵柳絮,生来无忧又无虑,
我的爸爸是广阔的天空,我的妈妈是无垠的大地。
赤条条来去无牵挂,诗中的柳絮是陈晓旭,也是林黛玉,演员与角色在灵魂上的高度一致,除此无它。
时隔经年,林黛玉也有了众多版本,但能让观众一直铭记于脑海的,也只有这一版,虽然演员本人为这种铭记,付出了极高的代价。
最后附一张当时为了拍“金玉”成婚那段戏时,为了一个只出现在宝玉幻觉中几秒钟的镜头,化了6个小时的黛玉婚妆。
三. 哈利波特 丹尼尔·雷德克里夫
把丹尼尔拿出来放到这个专题里,总有些于心不忍,毕竟他才28岁,演员的职业寿命都很长,未来的事情谁也说不准,只要不断的演演演,以后拿个金球奥斯卡也都是说不准的事情。
可哈利波特实在是太标签太经典的角色,是多少少男少女幻想的开端,就算看在他的面子上,也要在给他留一席之地。
从2001年《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开始,11岁的丹尼尔就在这个系列担纲主演。
2002-哈利波特与密室;2004-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
2005-哈利波特与火焰杯;2007-哈利波特与凤凰社
2009-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2010-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上)
2011-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
十年,七部作品,每一部的票房都是当年全球电影票房Top20,丹尼尔与哈利波特的互相成就,自哈利波特系列结束到6年后的现在,丹尼尔再也没有能够超越哈利波特这个角色的其他作品。
“一生一角色”似乎对于丹尼尔而言,是勋章,也是禁锢,最后他会打破禁锢找到新的戏路还是被禁锢封锁住以后的发展,要靠他自己。
不过,他是会魔法又执着的哈利啊,所以想做的都会做到。
四. 憨豆先生 罗温·艾金森
家里有过黑白电视的人,很难没在黑白电视中看到过憨豆先生的时装喜剧,从1990年《憨豆先生》到《憨豆先生的大灾难》《憨豆先生的假期》《憨豆特工》到2011年的《憨豆特工2》.
这个用夸张的肢体动作、滑稽的表情让人们屡屡捧腹大笑的经典角色,陪伴了我们20年。
而罗文艾金森也把憨豆从黑发......
演到了白发(嗯……怪怪的,祝他健康)
五. 僵尸道长 林正英
碗是一个几乎从来不看鬼片或者与一切吓人元素相关的影视作品的人,却对林正英完全不陌生,毕竟这位道长专业户有114部作品,在年纪小到还没有遥控器掌握权的时候,很难躲得开啊……
而在僵尸迷电影网,还有专门为林正英开的主题页。
为了高质量的睡眠,林正英老师part结束(不是懒是真的怕)。
六.乾隆帝专业户 张铁林
新中国国民度最高的国产剧《还珠格格》中慈祥好色的乾隆皇阿玛,《铁齿铜牙纪晓岚》中成天围观臣子撕逼的乾隆皇帝。
从1998年开始到2009年,张铁林老师把清朝乾隆皇帝演活了,也演凝固了,仿佛想起乾隆就是说话中气十足,时而哈哈大笑时而怒目圆瞪的那个形象。
搞得我每次看到张国立老师总觉得他是张铁林老师的爹。
虽然陈宝国老师、陈道明老师等也都演过很经典的皇帝角色,比如陈宝国老师在《汉武大帝》中的汉武帝,陈道明老师在《康熙王朝》中饰演的康熙帝,但可能是因为两个人都有其他更经典的作品(比如陈宝国的乔家大院)在手,标签便不那么明显。
七.容嬷嬷 李明启
好像今年有一个话题在饭圈特别流行,也热度极高,那就是
#xxx之后再无xxx#
不过在我看来,有资格担当起这个话题的只有一个人:
#李明启之后再无容嬷嬷#
#李明启之后再无容嬷嬷#
#李明启之后再无容嬷嬷#
最后要说一句,李老师在生活中是非常可爱和蔼的老奶奶,也是碗接触过为数不多的艺人中为数不多的非常敬业和善又专业的演员。
奶奶最美!长命百岁!
最后说两位大家可能熟悉他们的角色却不是很熟悉的演员。
八.陆树铭 ——关羽
陆树铭能够参演《三国演义》,有点玄幻色彩,有点命中注定的意味:
那年他正在外地拍戏,突然就来了狂风暴雨,平时很谨慎的陆树铭那天就心神不宁,总觉得自己家的门窗没有关。他急忙跑回家,结果门窗都关得好好的。这时候他发现地上的小纸条,是三天前留的,是中央电视台来找他试戏,落款日期是三天前。
于是他成了《三国演义》剧组中最后一个确定的演员而陆树铭之前也有过轰动全国的作品,在张艺谋和巩俐合作的《古今大战秦俑情》当中,他是秦始皇的扮演者。
九.包青天 金超群
1993年,金超群因为出演了电视连续剧《包青天》而一夜成名。
他塑造的包公继承了以往包公的那种庄重威严的形象,同时又加入了独具特色的铿锵道白,这种舞台剧色彩浓厚的表演受到了大众的认可,金超群因此获得1995年台湾广播电视金钟奖最佳男主角奖。
自1993年《包青天》一剧起,金超群饰演包拯一角已经超过700集。
演员其实是一个可以“爆一次,吃n年”的职业,不单单是指目前的影视市场演员的片酬极高。
还有一层含义是:只要一个演员有一部经典作品或者经典的角色,在这个行业中站稳脚跟,这个经典的作品和角色可以保障这个演员能够不断的有戏接,就有饭吃。
作品和角色的经典程度,这也是决定着有些所谓“流量”演员光速爆红后也光速flop的根本原因,所以做一名演员,短线赚快钱无异于杀鸡取卵,潜心挑选剧本,研究角色,做出让人 印象深刻的表演,才是长足发展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