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音乐诗人?李健?许巍?朴树?许嵩?
谁享有王子之名?张信哲?邰正宵?熊天平?
近30年前,流行歌坛有位王子,有位诗人,他叫童安格……
01
如果你穿越回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除了谭咏麟和张国荣之外,你还会发现大街小巷都在播放一位来自台湾的天王巨星的歌,那就是童安格。
如果套用现在的流行语,童安格当年就属于那种“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却偏偏要拼才华”的典范。
看看吧,当年的童安格帅成了什么样子……举手投足间的贵族气度和骨子里散发着的王子气息,跟当今那些所谓的小鲜肉和花样美男比起来,也绝对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具有碾压式的优势。浓浓的书卷气更让获得了“学生王子”的称号。
哪怕年岁渐长后,也是妥妥的帅大叔一枚。
很多人只知道香港的四大天王,却不知道童安格曾与齐秦、王杰、周华健被并称为台湾的四大天王。也有许多人认为,香港的四大天王是娱乐天王,而台湾的四大天王则是音乐天王。直到现在,他们的音乐理念仍然影响着这个时代,他们的音乐在今天这个“只有流行,没有音乐”的乐坛中,仍然被很多喜爱音乐的人们津津乐道,经典的永远不会被遗忘,也永远不会过时。
02
童安格于1959年7月26日出生于台湾,祖籍浙江,父亲是台湾著名画家童叟。良好的家庭教育让童安格身上有着不同于旁人的浓浓的文艺气息。当年他作客鲁豫有约时,观众们看到的就是一个有着儒雅君子之风的童安格,说起话来慢条斯理的他像极了一个画家或者诗人。而他那极具感染力的独特嗓音,也让我们第一次知道了什么叫做“磁性”。
有专业乐评人曾经说过的,遍数当今华语乐坛顶尖高手,受李白式的浪漫主义影响较大的,童安格是最突出的一个。或许正是这种独特的诗人气质,让他的歌里总是充满着优雅的书卷气,以及带有贵族气质的温柔与浪漫。也有人评价说,他有着周瑜的气质风范、苏东坡的潇洒豁达、徐志摩的唯美浪漫。而让他在中国两岸三地大红大紫的那两首“童氏情歌”就是最好的例证。
《其实你不懂我的心》
你说我像云捉摸不定
其实你不懂我的心
你说我像梦忽远又忽近
其实你不懂我的心
你说我像谜总是看不清
其实我用不在乎掩藏真心
怕自己不能负担对你的深情
所以不敢靠你太近
你说要远行暗地里伤心
不让你看到哭泣的眼睛
《明天你是否依然爱我》
所有的故事
只能有一首主题歌
我知道你最后的选择
所有的爱情
只能有一个结果
我深深知道那绝对不是我
和当年那些充满了自怨自艾自怜自伤的情歌不同,童安格的情歌里虽也有伤感和悲情,却也有着成熟男人特有的理性和自省,有着诗人和书生方有的优雅与气度。都说歌如其人,诚不我欺。也只有童安格这样的人,才能写出和演绎这样的歌。
不过要说童安格最被人熟悉的,恐怕还是那首《把根留住》。
多少岁月 凝聚成这一刻
期待着旧梦重圆
万涓成水 终究汇流成河
像一首澎湃的歌
一年过了一年
啊 一生只为这一天
让血脉再相连
擦干心中的血和泪痕
留住我们的根
这是一首表达海峡两岸血脉相连的歌曲,童安格也因同黄庆元合作写出这首歌词而获得了当年台湾年度最佳词作者的奖项。而且这首歌曲调并不复杂,极易上口,无论青年人、老年人都能很容易学会,这也让它成为了多年来KTV里被许多人点唱的经典金曲。
还有一首歌不能不说,就是《耶利亚女郎》。
很远的地方有个女郎
名字叫做耶利亚
有人在传说她的眼睛
看了使你更年轻
如果你得到她的拥抱
你就永远不会老
为了这个神奇的传说
我要努力去寻找
我至今记得,当年只有三四岁的表弟,在幼儿园里跟小朋友一起合唱“耶利亚,神秘耶利亚,我一定要找到她”时的样子。有那么一段时间,每次去理发店剪头发,里面放的都是这首歌;去菜市场里买菜,录音机里也在放这首歌;到服装店里挑打折衣服,还是在放这首歌。可见它当年红成了什么样子。
此外,不知道有多少人还记得当年热播的《海马歌舞厅》?里面的主题曲《游戏人间》也是由童安格精彩演绎的,你从里面听出那种看破世间种种烦忧的哲人味道了吗?
03
作为昔日歌坛的“天王”级别的男歌手,童安格为人却十分低调,但这并不妨碍他拥有一群忠实的粉丝,以及赢得了不少歌坛同行的认可和敬重。
李宗盛曾评价说,童安格是我认为音乐与本人真实性格最接近的,听歌如见人,他的歌和本人一样浪漫、顺畅、天真、易相处,在写歌的旋律安排上,很少用奇怪的音阶,总是很柔顺、安适……
而一贯嘻嘻哈哈好像没个正形的大张伟曾极为认真地说,童安格的《忘不了》是他一辈子都写不出来的好歌。
曾有童安格的歌迷感叹,如果童安格当年也懂得“炒作之道”,也花点心思去做“偶像”,而不是仅仅在那里安静地创作和唱歌,或许他在华语乐坛的地位会比现在高得多得多。但如果他真的那样去做,恐怕他也就不再是童安格了吧?
这些年,似乎已经很少看到童安格的消息了。只有一些怀旧之人,会偶尔提起他的那些经典老歌,多年之后再听,惊艳依旧。
“这一生只想好好做个平凡的人,有个家,有个梦,陪我迎接每一个早晨”……
或许童安格的性格注定了他会很享受如同他歌中所唱的那种生活吧!这样其实也挺好,懂得欣赏他的自然会继续去欣赏,又何必在乎别人是否将这位诗人和王子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