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台

他一手捧红了小S, 他说吴亦凡的freestyle会火是因为

字号+作者:花气清婉 来源:花气清婉2017-08-18 我要评论()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王伟忠这个年过60的男人还像一个老男孩,隔着电话可以和你插科打诨。他的团队告诉我,伟忠哥聊天习惯性的思维发散。“那我是不是要适时的把话题扯回来”我'...

王伟忠这个年过60的男人还像一个老男孩,隔着电话可以和你插科打诨。他的团队告诉我,伟忠哥聊天习惯性的思维发散。“那我是不是要适时的把话题扯回来”我问。“不,那他会不高兴。”

王伟忠的语速很快,能够迅速的在各种方言中切换。一口流利的京片子但也不失台湾话的绵软甜腻。

1975年秋天,18岁的新生王伟忠来到位于台北阳明山的中国文化大学报到,因早到而没有宿舍住,只好在校园里打地铺。看着山下缤纷的夜景,他许了一个心愿:“有朝一日,要让这万家灯火通通认识我!”

离开眷村时,王伟忠的父亲就给了他大约4000块人民币,只够缴一学期学费,“就这么多,读完了就是你的,读不完就算了。”所以,王伟忠在大二就跑到华视实习(当时台湾只有3个电视台:台湾电视公司、“中国”电视公司(、“中华”电视台),最早干的是搬道具的助理工作。

1979年,台湾电视业进入完全的制播分离阶段,制作公司负责节目制作,电视台根据需要购买,一时间遍地制作公司。

这时,王伟忠进入台湾最早的电视节目制作公司丽群公司,创始人江吉雄是台湾第一代电视人(也是大陆《正大综艺》创始人)。他是王伟忠第一个也是惟一的老板,对王伟忠多有提携。

当时,节目制作公司必须和电视台搞好关系才能开节目。灯光、摄像、服装、道具全是大爷,据说,王伟忠为了把节目做好,总是在这些大爷开骂前就先骂手下艺人,这让他赢得了“暴君”的称号,并延续至今。

在摄影棚,王伟忠有一系列经典的口头禅——“给你3秒钟离开地球”、“一群猪在演戏。”他甚至让所有的艺人排成一排,挨个骂。

终于,“暴君”王伟忠 “等”到了他的成名作《连环炮》。这档用嬉笑怒骂来嘲讽政治人物和社会现象的综艺节目,在台湾实属首创。主持人澎恰恰、胡瓜在主持《连环炮》之前,都没有娱乐圈的经验,澎恰恰是邮差,胡瓜是康乐队一员。

最近《连环炮》中有一个搞笑小单元名叫《中国电视史》的节目在B站意外走红,还获得了豆瓣9.4的高分,网友将这节目戏称为“钟国殿是X”。这档30年前节目,讲的是演员用各种浮夸的表演和台词来吐槽电视剧的各种套路各种梗,每集一个槽点,反观今日电视影视,毫不过时,果真是套路满满。

后来,《连环炮》在电视上拿政客开涮,屡次遭禁,最终在1994年停播。直到2003年,王伟忠带着同一个制作班底开创了call-in节目《2100全民乱讲》,让名嘴和政客天天在电视上吵架。

2004年,王伟忠找来已经电视圈崭露头角的蔡康永来做一档谈话性节目。当时正在主持《真情指数》的蔡康永,玩世不恭、不按常理出牌,常常让嘉宾措手不及。“我知道他有娱乐精神。让小S搭配康永是因为冲突就是美感,把南极跟北极撞在一起,慧星就撞上地球,就会好看。”王伟忠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忆道。

《康熙来了》最初邀请的都是政治明星,小S不仅在节目里“调戏”过李敖,问连战内裤颜色,同吕秀莲聊注射肉毒杆菌、更是借机“亲近”时任台北市市长的马英九。这基本奠定了小S扮演女丑负责整蛊搞怪、蔡康永沉稳理智又不失犀利刻薄咄咄逼人的主持风格。王伟忠回忆说,《康熙来了》代表了一种精神,一种有趣自由的娱乐精神,在那里任何人都可以被调侃被戏弄,所有艺人到了康熙来了都会比较轻松。

《连环炮》、《全民乱讲》到《全民大闷锅》和《全民最大党》,再到《康熙来了》,王伟忠的台湾综艺节目是最早一批也是最受欢迎的“下饭综艺”。

2015年底《康熙来了》停播,很多80后在看完最后一期的时候哭的稀里哗啦,在过去的十几年中,看到了那个冒着傻气的自己,看到了一窝众的热闹友情,留下的眼泪,则是为即将逝去的的青葱岁月做纪念。

2013年随着《中国梦之声》的开播,王伟忠从幕后走到了台前担任导师。此后,王伟忠这两年在大陆并不十分活跃,或在台湾专心于舞台剧的制作,或参加一些综艺节目做嘉宾。日前,王伟忠透露了他的一档音频新节目《王伟忠有一套》将在喜马拉雅FM上线,他说他在这档节目中不想“讲道理”,而是想掏心窝讲讲故事。

“到了我们这个年纪,躺在床上听音频,幻想着男女之间的恋爱故事,回忆‘断奶’的年纪,听着听着含着微笑带着眼泪就睡着了。”

今天,伟忠哥被我们拉住聊了聊freestyle、聊了聊吴亦凡、还聊了聊“鲜肉鲜花”。最后,这个年过60岁、在娱乐圈摸爬滚打40年的老男孩砸出了一份“年轻人少走弯路的50法则”,希望你能把它细细读完。

·中国的嘻哈是什么?

X:作为电视金牌制作人,怎么评价《中国有嘻哈》?

W:嘻哈文化发源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曼哈顿的布鲁克林区,当时嘻哈被称为次文化。由于比较另类,因此也特别适合当下的互联网文化。

我觉得“中国有嘻哈”这个名字取得很有意思,中国的嘻哈是什么?这很难解释,在唐诗宋词的年代,诗词的押韵是否是rap的一种?实际上,普通话的rap比较难,我反而觉得很多古音会更适合rap,比如河南洛阳话,保留了很多元音,有九个音。

总的来说,嘻哈文化包括:碟片连接切割和混合(DJ)、说唱(MC)、街舞(Bboying)、涂鸦(Graffitti)四大元素。我不知道《中国有嘻哈》目前的“精神”是什么,但基本上节目还是蛮热闹,年轻人喜欢,但最终能否将中国的嘻哈文化带出来,需要看节目未来能够发展到一个什么程度。

·吴亦凡说freestyle会火是因为他长得。。。。。。

X:怎么评价吴亦凡的freestyle?

W:为什么吴亦凡说freestyle会让这个节目红?我觉得有多个原因:首先吴亦凡比较特别,属于偶像派,现在长得那么漂亮的rapper很少。他在节目中问选手“你有freestyel吗?”一开始,让很多rapper觉得很奇怪,因为玩嘻哈的本来就是freestyle,走路、打扮、情绪很轻松都很随意轻松的状态,是美国的一种街头文化。

其实每个电视节目的走红,就像大风吹,只是一段时间的东西,所以不要太紧张,没什么了不起。

·“鲜肉鲜花”让下一代审美缺失?没那么严重

X:如今的娱乐圈充斥着“鲜肉鲜花”,有很多人对此很担忧,你怎么看?

W:我觉得没那么严重,颜值这个东西是一时的,像我颜值这么高对不对,也是一时的。

人对于美的追求是很正常的。因为爱美而被人家批评,说你没有什么内涵,我觉得不成正比,有很多人漂亮,也很有内涵,他们能够做到内外一致。例如,国内有很多的这种“性格演员”,以前可能在外表上不修边幅,如今他们都很重视自己的外表,你看冯小刚现在也会打扮自己了,大概只有葛优永远是那个样子,来了也不带助理,但往往这样的人越来越少。从大的范围来看,大家现在留胡子的留胡子、该留头发的留头发,开始学会打扮自己,我觉得这是一种进步。你只是需要找到你的定位,胖子有胖子的魅力,瘦子有瘦子的魔力,

所以说,如果大家都喜欢“鲜肉鲜花”,这也算是一种文化,这是一个多元的社会。

·“我不是很能评价蔡康永”

X:怎么评价现在的小S、陈汉典与蔡康永?

W:我前些日子在飞机上还碰到汉典,蛮可爱的,我觉得汉典还有无数的空间,

因为他有足够的热情。我在他20岁的时候认识他,把他从校园里带出来,如今他33了,我还能看到他对表演的热忱,我觉得很欣喜。

小S一定会变成一个很棒很棒的喜剧演员,而且小S不光是会耍宝而已,我觉得她是个有深度的演员,导演们如果有机会跟小S合作,那是大家的福分。

至于康永,我很难解释,康永是一个非常成熟的人,小不了我几岁,他有很多自己的想法,有些事情做得很合情合理。我们认识了20多年,但没有很多深谈的机会,康永的整个变化及步骤我觉得都很特别。

最近王伟忠貌似病了,近一年来,他担任全民大剧团新作品的导演工作,相当尽心。走到了人生的下半场,他说我总想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所以到了文章的下半场他也想聊聊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或者即将要做的事情。

“只有他不会被AI所取代”

·不会再有《康熙来了》了

X:如果现在还去做综艺节目的话,还能做出像《康熙来了》这样的节目吗?

W:过去的东西已经过去了,任何东西都是时代的产物。作为资深制作人,我看事情的方法和角度都会不一样。例如我有一个舞台剧叫《室友》,内容是讲夫妻的,尽管夫妻已经讲了860次了,但我讲夫妻的角度肯定会有所不同。我再举另外一个例子,日本的NHK电视台做过黄河、长江的纪录片,他们没有从通常的历史角度出发,而是决定去拍冰川下来之后第一水,然后这滴水在什么地方变成了长江、黄河。这个就是资深制作人,它不见得能够成为战场上的前锋,但他能够在后面摇旗呐喊,“他讲两句话,军队就有士气了。”

·只有舞台剧才不会被AI取代

X:为什么这两年把精力放在舞台剧上?

W:我是一个喜欢创作的人,很多创作是用生命及生活周遭来做内容。一个人的创作跟几样东西有关系:自小的环境,所学的东西以及专长。以我自己为例,我小时候在眷村长大,我喜欢人情世故;我是学新闻的,所以对社会的任何变化发展我都有兴趣;我天分是绘画漫画,综合我的能力,就是去观察社会的人情世故,然后用漫画来表现,因此这样的内容既可以做综艺也可以用作戏剧。

这几年台湾的影视文化的变化很大,新媒体由于市场不够大,显得不死不活,老媒体、传统媒体又被新媒体占了,也显得不死不活。面对这样的环境,到这个年纪,我不需要去和年轻人去争,而是做一些在自己可控范围内的事情,所以我带着一群年轻人自己做舞台剧。

做舞台剧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在真实的舞台上能够实现很多变化。电影偏重的是美术、幻象,电视剧会注重编剧,可是舞台剧,会非常看重演员。为什么现在很多演员比如孙红雷、宋丹丹等都不太演电视电影了,因为他们被切割的很厉害。可是如果演员想过“戏瘾”,或者是编剧、导演想做一个非常人情世故、非常深入的戏,那么他们就必须做舞台剧,因为在这个舞台上,真实演员是无法被AI、被未来技术所取代。你没法和几个机器人讲掏心窝子的话,机器也没办法讲出那些起承转合,鞭辟入里,深入其心的话。

“顺着天赋做事、逆着个性做人”

王伟忠最新的节目是一档音频类节目,将于8月18日上线

X:您觉得在当下的年轻人最缺什么呢?

W:年轻人什么都缺,缺的越多越好,如果现在都有了叫什么年轻人。年轻人缺很好,年轻人如果什么都懂,什么都会,那还有什么意思,年轻就是要缺。

X:为什么要做《王伟忠有一套》?

W:我在圈内、圈外累积了些经历,现在,你可以在轻松不吃力的环境下,听伟忠哥掏心窝讲故事。我很想透过音频告诉你们一些好玩又八卦的故事和一些我总结下来的经验。

上一代唠唠叨叨,无非希望能让下一代少走点冤枉路,因为我们摔跤摔多了,总有点经验值。

我要说些什么呢?比如:为什么这么多怪咖能在我手中成名、成功、成大腕?

过去,我当制作人、当艺人的经纪人,帮着艺人琢磨人心,看透人情,帮着他们自我实现。不开玩笑的说,我这里像是个培训新人的专科。

在这个圈子里,大家都怕失败,因此相信大牌的人多,给机会的人少;而我从不迷信大牌。我欣赏没有包袱,企图心超强的新人,他们可以一次次吞下失败、挫折,努力往上爬,在磨练中成长。我爱跟下面的年轻人说:“酸甜苦辣皆尝过,才是人间一富翁”。

而能在这影剧圈里成功的,关键在于掌握了一个道理——“顺着天赋做事、逆着个性做人”。

X:为什么在节目中除了讲职场,还要讲两性与亲子?

W:到了我这个年纪,除了工作之外,这两个话题中,我也能够拿出很多东西与大家分享,但我不想讲道理,我只想讲讲故事。我觉得人最重要的不是道理,而是想象力,你只要心里够宽,你坐在你家后院,就能能够到意大利、普罗旺斯;如果你心里不安定的话,即便是大师在你面前陪你打坐,也是无用功。

有人說,声音是一個人的灵魂,我觉得,我喜欢自己的灵魂、远胜过长相。这次,你会听到的是近百条伟忠哥独家的人生金句。我要在喜马拉雅上,像建议女儿一樣,和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