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台

永劫回归与别样也行

字号+作者:海鲜生猛 来源:海鲜生猛2017-08-19 我要评论()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要问热播电视剧《我的前半生》有多火,去看看每天的天气预报就知道了。即便是在高峰期拥挤的公交车上,你都能听到来自不同方向的子君们的不同对白。每晚,蜷'...

要问热播电视剧《我的前半生》有多火,去看看每天的天气预报就知道了。

即便是在高峰期拥挤的公交车上,你都能听到来自不同方向的子君们的不同对白。每晚,蜷曲在凉爽的卧室里,我也会上网看一两集《我的前半生》,茶余饭后的谈资总归是要有的。

这部剧在我看来,犹如给《伤逝》续上一个韩剧的尾巴。弃妇的名字仍然还叫子君,俊生与涓生只一字之差,亦舒用这样的方式暗喻(在我看来是明示)子君与俊生这段婚姻问题理所应当是要出问题的。

“这是真的,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 (摘自《伤逝》)

一个是无所事事、挥霍无度、无端猜疑的全职太太,一个是日不暇给、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职场精英,子君与俊生婚后是缺乏心灵碰撞和情感交流的。

那么,唐晶与贺函的恋情呢?他们没有对爱情“时时更新,生长,创造”吗?他们是工作伙伴,由师而友进而相恋。相伴十年,他们事业上“时时更新,生长,创造”,一路凯歌,成为业界的最佳拍档。爱情呢?用贺函的话说,他们是在演一对金童玉女。这话说出来,真的没有说服力,爱就是爱了,爱过了就过了,走散的时候,去否定一段感情,怎么说都有些讨好新欢的嫌疑。走散就走散吧,剧情走向让贺函爱上唐晶的好友子君,彻底摧毁了“我”对“新”子君的所有希冀。

这个结局是子君的“永劫回归”。

如今的子君不用像她的“前世”那样决绝赴死,她似乎可以拥有更多的选择……

法律的保护,让她获得了几乎全部的财产,如果拮据度日,她可能不需要工作,把儿子养大成人是没有问题的。当然这个前提是日日祈祷陈俊生身体健康,顺风顺水,父爱绵长。

找份工作,给自己多一份保证。卖鞋也好,做市场调研也好,跟随吴大娘去广东也好。

生命只有一次,但我们面临了无数次的选择。譬如每一次考试,我们都面对一份不同的考卷,一道题,涂改了又涂改,最后交上去的,是最终的答卷。也许不对,尽管你可以在事后知道正确的答案,却永远不能在那份答卷里修改你的记录。这就是一个过程,一个不断修正自己的过程。这个修正,会在下一次遇到类似的问题时有效,但历史总是以他本来的面貌保留在那里了。我们只能在那一次的决定之后,做下一决定。没有也许。

子君的第一份答卷交上去,她失去了曾经发誓要“我养你”的陈俊生。而再次的选择让她尽失貌似固若金汤的友谊。

回归是否存在?谁能从此刻回到过去的某个时间里?让时光倒流,让陈俊生回到以前,以前的以前,可能吗?

身体的疼痛,哪怕是一丝轻微的疼痛,他都是被迫受力的,那个末稍神经都真实地抽搐过,唐晶的改变就源于这样一个小小的手术。这个外表坚强、内心柔软的职场女强人终于打算从职场的巅峰走下来,去看看江边别墅的厨房了。骄傲的她以为无论什么时候只要她想下山,贺函都会站在那里等待她的回归。在她知道贺函已离她远去,深若千尺的桃花潭水已成为她无渡的苦海时,她决定要以最快的速度超过贺函来证明自己的无所不能。没有人能告诉她,她这时的决定正确与否。她只能在这个决定下,做下一个决定。

我们都绝难接受这种观点:生活中的爱情是一种轻飘失重的东西,假定我们的爱情只能如此,那么,没有它的话我们的生活也将不复如此。

我们无力抵御所有的外力对我们的袭击,但我们可以让我们的心灵免于伤害。只要想到“这个世界赖以立足的基本点,是回归的不存在。因为在这个世界里,一切都预先被原谅了,一切皆可笑地被允许(摘自《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时,我们就能做到。

只是人在陷入困境时,思想已完全地停止,以为这一刻就是永恒。然而当这一切流逝已尽时,睁开泪眼,动用休眠已久的大脑,对自己说:“别样也行。”

《我的前半生》并不说明“非如此不可”,而是“别样也行”。

这个世界包容一切,一切都被原谅,一切都被允许,一切的一切都消融在时间的流逝之中。一些记忆带来的疼痛,不是外力带来的,是记忆本身给予的,放开手,他就消逝的无影无踪了。为什么要让记忆停留在过去的某个时段呢?

大数据的年代真是让人悚然,我只不过偶尔一次搜索过《我的前半生》的结局,随之而来的是无休止的接收到各种吐槽的推送,有人为唐晶或会孤独终老,重病缠身而鸣不平;有人为陈俊生企图上位而包庇凌玲,最终凌玲靠危机公关,终于成了辰星的总经理太太而痛斥 “编剧你脑壳进水了吗?”,顿觉整个世界三观尽毁。其实这都不重要,真正的结局早已在各自的心里。

人生或是溯求来路,永劫回归。

但亦非“非如此不可”,而是“别样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