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他们刚出道的情况来对比,不可能。周星驰出道是带来了一种全新的喜剧风格,非常亮眼,王晶称第一眼看到他就是惊才绝艳,然后后面转型,打磨地越来越成熟,周星驰的电影故事讲得是非常到位流畅的;大鹏出道是作为赵本山的弟子,周星驰的模仿者出道的,他并没能带来全新的东西,电影也是段子拼凑,故事讲得不够完整,仅仅从开创性一点上就已经拍死了不可能成为下一个周星驰,不过他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喜剧工作者,从来没有将来也不会有下一个周星驰,因为如果有人想达到他的成就,必须开创自己的风格,那他就是第一个XXX,而不是下一个周星驰了。喜剧大师是不世出的,以后未必还会有周星驰这样的大师了,珍惜他吧。
在《煎饼侠》热映时期,我曾为《外滩画报》采访过一次大鹏。
下面引用部分我当时采访文章《大鹏:我不是一个很好笑的人》的部分文段表达我的观点:8月2日上午9点半,《煎饼侠》上映17天之后,票房突破了十亿大关,导演大鹏也成功跻身“十亿俱乐部”。大鹏不是口舌最伶俐的主持人, 不是最搞笑的喜剧演员,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导演。他缺乏安全感,拥有这个年代最普遍的生存焦虑,但他的每一步都踩在互联网经济的转折点。人人都把他当做“屌丝逆袭”的榜样,而这个价值观颠倒的时代太需要这样的励志故事。
那么我们就再来分析一下大鹏的电影吧。
因为《煎饼侠》是一部院线喜剧,所以我觉得衡量他是否合格的标准就是,是否能让绝大数观众发笑,所以从这点上来看,煎饼侠是成功的。
但是我又觉得这部电影存在的最大意义其实就是大鹏。所以假如有一天,大鹏不再是当红小生了,这部电影似乎就失去了多数笑点和观看价值了。
也就是说,这部电影很难在未来让比我们年轻很多岁的人观看。
这可能就是大鹏的喜剧与星爷的喜剧最大的距离吧。星爷也在片中几乎用真名(比如周星星),但这个周星星不像煎饼侠中的大鹏拥有了太多现实中的真实情况,所以周星星依旧是一个丰富可爱的影片形象,可以超越演员周星驰的自我特色。
同时我觉得大鹏可能真的有些太痴迷于在荧幕中演绎自己了。比如《大鹏嘚吧嘚》、《屌丝男士》都是以他为主体的,通俗些说就是,甚至包括他参演的一些其他电影,
比如《一路惊喜》中和乔衫搭档的他也很像自己在《屌丝男士》中的大鹏。
而以“演员自己演自己”为卖点的《煎饼侠》就更是如此了。
所以我很期待大鹏如果有一天不再用自己当作创作主体,会制造什么样的作品?
也许那个时候大鹏的作品才能真正像星爷的作品一样,在喜剧领域创下很深刻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