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个人的名字可以让人立刻想到喜剧,这个人必定是周星驰。
对很多人来说,周星驰的电影已经可以和喜剧直接画上等号,那些经久不衰的作品已经融入了一代人的青春里。
有人说过,粤语的周星驰才是真正的周星驰。
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他的电影里有很多梗都是借用粤语环境来产生笑点的。当配上了普通话,似乎有了些不同的感觉。
但说这句话的人有没想过,当周星驰的电影被翻译成英语又会是怎么样呢?
实际上,周星驰在好莱坞,甚至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备受赞誉。
星爷曾三次受到好莱坞盛情邀请,以导演的身份拍好莱坞大片。
但三次都被星爷拒绝了。
第一次是在1996年,星爷的《食神》上映,好莱坞制作公司购买了其重拍权,想请星爷去导演一部好莱坞版《食神》。
可是由于对方不肯把菜都换成中国菜,就被星爷决绝了。
第二次是在星爷的《功夫》在北美上映之后,成为了2004年美国票房最高的外语片。这时好莱坞再次邀请他导演一部《龙珠》真人版。但这次由于投资太少,星爷果断辞去了导演职务。
第三次是在2009年,好莱坞又一次向星爷抛出橄榄枝,请他导演《青蜂侠》。这次资金充足了,剧本准备好了,一切都到位了,但周星驰还是拒绝了这次邀请。原因是星爷不能忍受好莱坞某些对华人歧视性的行为。
事实上,周星驰的电影到了好莱坞,也取得很不错的成绩。
他最好成绩的一部作品是《功夫》,在IMDB的评分达到7.8分。而IMDB top250电影中排在250位的也只是7.9分。
另外,他的《食神》在IMDB评分是7.4,《少林足球》和《喜剧之王》也有7.3。
星爷在老美心目中的喜爱程度可见一斑。
那么当我们熟悉的那些周星驰的作品,被翻译成英文漂洋过海送到老外眼前的时候,到底是怎么样子的呢?
现在让我们来盘点几部星爷的电影的片名翻译,去领略一下这喜剧的“洋味”。
1. 《唐伯虎点秋香》——《Flirting Scholar》
这个片名是翻译得最贴近中文片名的一个。
《唐伯虎点秋香》讲的是江南四大才子之首——唐伯虎为觅真情,委身为奴混入华府,最终抱得秋香美人归的故事。
而英文翻译成“正在调情的大学士”,一方面点出了唐伯虎的才子身份,另一方面点明了整个故事的核心——“调情”,或者说“点秋香”。
这个片名翻译可以说是原汁原味,星爷在片中各种“文化撩妹”片段呼之欲出。
虽然失去了一些“雅”,但很大程度上保留了电影本来的风味。
2. 《国产凌凌漆》——《From Beijing With Love》
《国产凌凌漆》讲的是特工凌凌漆受到北京总部委托,到香港调查恐龙骨事件,和另一个特工阿琴一步步历尽艰险粉碎了敌人的阴谋,最终完成任务并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故事。
虽然片中男女主角都来自北京,而且他们最后也走到了一起,但把它翻译成“来自北京的爱情故事”还是让人难以理解。这听起来怎么像“霸道总裁爱上我”的节奏了?
其实这个翻译是借鉴了一部007作品名。
1963年, 经典007系列《第七号情报员2》上映,里面的特工詹姆斯·邦德与一名女间谍上演了一段惊险刺激又缠绵悱恻的故事,英文片名就叫做《From Russia With Love》。
显然,星爷的《国产凌凌漆》就是映射着《007》,而星爷在里面演的特工阿漆也暗指詹姆斯·邦德的形象,所以翻译成《From Beijing With Love》也是与原版《007》遥相呼应。
3. 《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Chinese Odyssey: Pandora's Box》
这部我们最熟悉的《大话西游》被翻译成《中国奥德赛之潘多拉的盒子》,估计另很多中国影迷大呼惊奇。
但细细读来,了解一下西方文化之后,似乎这也在情理之中。
《西游记》是我们中华经典神话作品,讲述的是唐曾四师徒历经磨难去西天取经的故事。
而《奥德赛》是著名希腊史诗——《荷马史诗》之中的一部。
(《荷马史诗》分为两部长篇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
《奥德赛》讲述了希腊英雄奥德修斯在众神的帮助下,经历万难,最终举家团聚的历险故事。
在历尽千山万水、千辛万苦终于达到目的的彼岸,在这一点上,这部中华神话经典与西方著名史诗是非常一致的。
在史诗中,潘多拉盒子是宙斯送的礼物,里面放有幸福、爱情、忧伤、友情、瘟疫、灾祸等各种好的和坏的一切。
潘多拉盒子与月光宝盒同是神仙宝物,打开潘多拉盒子后好坏难料,打开月光宝盒后不知道会把你带到时光的哪头。这两个法器也是高度统一。
如此说来,这个翻译就显得妙不可言了,把这部电影从中国神话的位置几乎平移到西方史诗巨著的同等位置,让老外更加容易地理解这个故事的背景。
除此之外,周星驰还有很多其他作品被“神翻译”过。
比如《破坏之王》就曾被译为过《Love on Delivery》——《外卖情缘》。。。
但无论星爷的电影被怎么翻译,它们始终是经典。
他的喜剧已经超越了语言,突破了国界。无论是粤语的周星驰、国语的周星驰,还是被翻译成英语的周星驰,他始终是那个喜剧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