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人就是李立群,一个在大陆演艺圈奋斗20多年的台湾老戏骨,这个曾经的台湾华视一哥,“表演工作坊”的元老。会说相声、能演小品,电影电视拍了无数。
他可能是在内地拍戏的台湾演员中,演技最被观众认可的一个人,什么角色都能信手拈来,不挑戏不拒拍。《田教授家的28个保姆》里的田教授,《新龙门客栈》里的魏忠贤,《倚天屠龙记》里的朱元璋,《半生缘》里的祝鸿才,《人生几度秋凉》里的没落王爷金玉峰,《黑金》里的侯部长,几十年来扮演了无数角色,或为枭雄,或为恶霸,或为瘪三,或为老人,或为车夫,总之,演什么像什么。这么多年,他始终活跃在电视剧里。
从他的个人表演履历来看,堪称是文艺界的全才啊,舞台剧、相声、演员、编剧、导演、监制全部干过,他演过的电视剧多达3000多集,能文能武,亦庄亦谐,不过很多人都不知道他来自台湾。
李立群,出生于台湾,祖籍河南孟州,台湾舞台剧、相声、影视演员。李立群的父亲是来自河南的河南人,母亲是北京人,1949年便随中华民国国军来到了台湾,他从小就是说北京话,因长年奔波学会了好多方言。幼时家境清苦,最早住在新竹,后来便搬迁至台北市四四南村。
从学生时代开始,李立群就已经是个演艺界的活跃分子了,在舞台剧、电影、电视剧中饰演过几百个角色,说过相声,做过主持人。李立群从中国海事商业专科学校航海科毕业后从事海员工作,跑船8个月,曾驾驶2万吨级别轮船至澳大利亚。1976年退伍后,演出舞台剧《一口箱子》。
李立群表演的起始于华视,进去前三年,李立群专心演戏,结果他第一次演电视剧,就担任主角。这部叫《畸人恋》的戏大获好评,从此他在电视台始终占据一线位置,其后又演出多部连续剧。
1981年,李立群因为在机缘巧合下,参与了《卿须怜我我怜卿》电视剧,并与于珊、常枫一起出演角色,凭借此剧获得了金钟奖最佳电视男演员奖,这一年,李立群才29岁。
1983年,因出演电影《搭错车》而声名鹊起,他在片中扮演了哑巴叔的邻居阿满以及阿满的儿子两个角色,虽然戏份不算太多,但表现相当出色。
1985年起到1995年是李立群事业的爆发期,相继推出了《那一夜,我们说相声》、《这一夜,谁来说相声》、《暗恋桃花源》、《红色的天空》、《谁家老婆上错床》等相声作品。之后演出的单口相声《台湾怪谭》,创立了全新风格的相声表演方式。
直到1995年,李立群因与搭档赖声川的表演理念不同而离开表演工作坊,转至中国大陆发展,接演多部影视剧。其中凭借电影《阿爸的情人》获得加拿大魁北克国际影展最佳男演员奖,这一年,他43岁。
虽然李立群演技精湛,但是为人爽直,没有架子,平时没事喜欢吃路边摊、坐地铁,说话耿直,毫不介意别人的眼光。李立群饰演的角色广而杂,从乱世枭雄到地痞瘪三,他演啥像啥,令人称奇的是在其表演履历里几乎找不到重复的角色。
作为最早来到大陆“捞金”的港台艺人之一,他甚至称:“刚来大陆发展时,我也曾想出轨,谁受得了那种寂寞!每当我有这个念头,一走出门念头就打消了。”他知道,真正的快乐,只是把痛苦减少,人生最大领悟是“接受”。
回忆起自己29岁得金钟奖,“除了兴奋之外就有一种不安,然后慢慢地就明白了,既然你决定做一辈子演员,就永远不要把别人对你的判断和你自己纠缠在一起”。
对于来大陆拍戏赚钱,他讲起理由来也毫不避讳,为了挣钱养家,我有三个孩子需要养,他们读书都是要钱的。演戏,我也会兢兢业业的完成我的工作。
虽然拍了3000多集电视剧,“不挑戏,不等戏,不浪费青春”是他奉行的原则。而当有人问及“最喜欢自己的哪一部戏”时,李立群幽默作答:“我只是专心的、努力地在做菜,一道一道端出来给观众。无从评价哪一场更好,都交给观众去看了。”现在的小鲜肉有几个能有这样的认识。
作为横跨相声、话剧、电影、电视诸多领域的多才多艺的表演大师,依然不改豪爽本色,无论是写专栏文章,还是与观众交流,李立群都保持着朴素自然、嬉笑怒骂、不虚伪不做作的真诚态度。这样的老戏骨真是越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