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两年、开了51场的“刘若英‘Renext我敢’世界巡回演唱会”终于走向尾声,刘若英再度回到小巨蛋,连办了两场收官。她甚至特地举办了一场发布会——记忆中,她已经很久没办过发布会了。整排的闪光灯让她有些不适应,她本能地往主持人黄子佼身后挪了挪。
比起“孤独”这个词,刘若英现在更喜欢用“独处”。
独处很早就开始了。从小在祖父祖母家长大,家里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只她一个小孩,与副官打打羽毛球已是为数不多的社交。大部分时候,她一个人在房间里对着镜子说话,拿录音机制作电台节目,一人分饰DJ、受访者、歌迷,还要在录制间隙插播音乐,忙得不亦乐乎。她甚少和朋友说“今晚我们一起去吃饭”或是“下午我们一起逛街吧”,所有事情都一个人完成,买喜欢的东西,只浪费自己的时间。
她并不孤僻,甚至会为朋友出头。他们叫刘若英侠女。初中朋友被男孩子欺负了,她走上去就是一脚。看似与生俱来的江湖义气来自祖父,曾是军人的祖父乐于分享,需要别人时也一定会有人出现帮忙。
创作歌曲《我要你好好的》,刘若英邀请周迅、汤唯、桂纶镁合唱。周迅在欧洲、汤唯在韩国,秒回一个字,“好”,并让她快把时间调出来。桂纶镁一度担心自己不会唱歌,最后还是进了录音室。她们和她的关系完全符合刘若英对朋友的定义:不用常常见面,需要的时候一个电话就过来。她从不会因为友情而孤独。
祖母让7岁的刘若英学钢琴,她问为什么要学,祖母回答:“女孩子有一技之长是好的,学了钢琴,长大了可以相夫教子。如果有一天你老公不要你了,你还可以教钢琴养活自己,养活自己的孩子。”“可是他为什么不要我呢?”“那不重要了,起码我们做好了准备。”独立女性的想法随着钢琴声一起进入刘若英的耳朵,与之相伴的还有对婚姻的恐惧:“我连男人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就知道了他有一天可能会离开我。”
第一次恋爱让她明白了什么是孤独,“你会想让这个人陪伴,不能别人来取代。所以爱情带来的孤独感是我真正感受到的。17岁的烦恼就是这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