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台

看完《心理罪》, 开始想起苏有朋的好了

字号+作者:big柒电影 来源:big柒电影2017-08-14 我要评论()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我是怀着忐忑的心情去看《心理罪》的,一是因为国内犯罪推理小说改编的影视剧,除了《暗黑者》素质还不错外,其余皆惨不忍睹;二是因为导演谢东燊的履历,《小时'...

我是怀着忐忑的心情去看《心理罪》的,一是因为国内犯罪推理小说改编的影视剧,除了《暗黑者》素质还不错外,其余皆惨不忍睹;二是因为导演谢东燊的履历,《小时代》后两部走到“灵魂尽头”,少不了他的全程参与。

没想到,《心理罪》的前面三分之一的部分相当精彩!

单刀直入的残忍案件,抽丝剥茧的推断过程,恰如其分的精彩追逐,天才少年的初露峥嵘,还有令很多没看过小说的观众感到新奇的“心理画像”。

这些元素本来糅合地非常漂亮,更惊喜的是爆裂刑警邰伟和天才少年方木的人物都树立了起来。

是不是感觉邰伟性烈如火?方木冰冷如水?

导演用一个细节就引领了我们的感受:邰伟总是一脸汗,而方木却一直白净。

这种“让观众来感受,而不是发现”的手段非常高明,一部优秀的脑力电影是不必对观众俯首称臣,卖力解释的。

想想《沉默的羔羊》、《七宗罪》做的,不都是震慑住观众的感官思维,让人走出影院细细回味,反复查证再来歌颂它们的伟大吗?

可惜的是,《心理罪》几乎可以算是重新创作的后半部分,从卟啉症浮出水面的那一刻就崩盘了。

因为只要顺着卟啉症查下去,根本不需要方木的参与了。

剧情由此开始变得失控,说服力不够只好桥段来凑,集齐了烂俗的讨好观众的三大套路:冗长无畏的打斗;毫无铺垫的尴尬搞笑(夜跑女富豪);情不知所起的煽情。

邰伟彻底化身为打手。

方木的强大脑力进化成了脑洞,作出的推理都不具备唯一性而更像是碰运气。

我不明白为什么高智商凶手要发暴露自己的视频给方木?为什么方木独自行动?为什么方木在已经动了杀心的情况下要带上能让凶手暴走的针剂而不是刀?为什么邰伟连枪都不带?

为什么邰伟女副手几乎消失,之前她第一个跳入船舱,闯进医院房间的神勇刻画都不再有意义;

为什么陈希的表演突然变成了少女团体迪斯科,之前的练舞的优雅素净人设全部消散。

以至于好不容易熬到结局,我已经不指望它再带给我任何惊喜,只是盼着早点收尾给个交代。国产悬疑片的通病,要么变成精神分裂片,要么变成格斗通关片,如果光看影片的boss战,你会以为自己看的是国产生化危机。

对原著党来说,方木跳脱的性格可能和他的花衬衫一样让人难以接受,充满坎坷身世的魅力反派也不见踪影,毕竟连马凯都开始喝狗血了。

对于路人党,很多人物关系,情节推进展开的太过粗暴。你可能还在想方木什么时候和陈希好上的,凶杀案已经刷刷地过了几个了。

《心理罪》可能就在这样的夹缝中迷失了,它的执行力撑不起宏大的野心。

哪怕仅仅像苏有朋一样,先做到还原《嫌疑人x的献身》原著就好,那么《心理罪》也许就能成为了不起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