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台

欧阳靖推荐陈奂仁来《中国有嘻哈》, 这不是搞事情吗?

字号+作者:SoulSense 来源:SoulSense2017-08-15 我要评论()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不知道大家看了《中国有嘻哈》第八期后,对陈奂仁那首“饶舌歌”作何感想,给我感觉完成度相当高,杂而不乱,而且舞台的整体呈现效果也很炸,没有辱没节目组给他'...

不知道大家看了《中国有嘻哈》第八期后,对陈奂仁那首“饶舌歌”作何感想,给我感觉完成度相当高,杂而不乱,而且舞台的整体呈现效果也很炸,没有辱没节目组给他的魔王头衔。

不过要指明的是,陈奂仁主要的身份是制作人,而非说唱歌手,想想这点就很可怕了。但不得不承认,目前在内地流行音乐这个层面,他的唱作能力跟他红的程度是不相符的。

陈奂仁和欧阳靖熟识已久。2007年,陈奂仁刚和陈冠希、DJ Tommy等人创立CMD公司,恰好遇到从外国来港发展音乐事业的欧阳靖,二人惺惺相惜。

但几个月之后,艳照门事发,那时候每天几十个狗仔跑到公司里来,全靠陈奂仁与DJ Tommy打点。

陈奂仁希望陈冠希能主持大局,甚至抛下“你要是个男人,就出来面对这一切”的狠话。

可是最后冠希还是跑去了美国,陈奂仁觉得这样的合伙人难堪大任,选择退股,也带走了欧阳靖。

2010年的某个时分,一个房间,一人一句,陈奂仁弹着吉他低音哼唱,欧阳靖则喋喋不休地粤语唠叨,十天录下十首歌,变成了这张《买一送一》。

两个人用大量的思考,制作出描写生活的作品来表达出自己生活态度,和很多流行音乐相比确实显得有点小众。

但这种很生活化的感觉却广受好评,该专辑获得获得华语金曲奖“十大华语唱片”(粤语)。

在圈内,陈奂仁被称为“音乐鬼才”,为人相当低调,从1999年为歌神张学友谱曲至今,为他人制作歌曲多达200多首,是不折不扣的音乐大咖!

去年,他推出一张令人惊艳的“反传统”专辑《不求人大乐队》,一人包办曲词、编曲、监制、混音、录音、和声及乐器演奏。

整张专辑只用一把吉他及一个Looper,真正做到了“一个人,不求人”的效果。

在为他人做歌时,陈奂仁坚持体现出演唱者的特色,对"量身打造"这个概念非常在意,所以在他为其他歌手操刀的歌曲中,自己的痕迹不会特别明显。

另一方面,他对音乐风格的掌控非常成熟,不管爵士HipHop还是摇滚,都有着不少经典的作品。

用香港歌手林一峰对陈奂仁的评价:

“他会作曲、作词、监制、混音,声音又靓到爆!如果再帅点,更不得了!”

不过这位金牌音乐人的左耳听力只有常人的75%,右耳只有50%,所以别看在节目中,陈奂仁陶醉在舞台的表演,其实他比普通人对音乐的触觉更艰难。

14岁那年,由于右耳边长了个肿瘤,不得不进行手术。医生开刀时,他觉得“有点痛”,但坚持着没吭声。术后才知道医生忘打麻药了。

手术过程中,支持陈奂仁信念的,就是希望赶快好起来,继续玩音乐,高中的他是学校合唱团的独唱,也刚刚迷上摇滚乐。

尽管听力继续恶化,但陈奂仁不介意,“好似热爱跑步的人,折断一只脚趾,不代表他再也跑不到。”

他学会训练肌肉做平衡,用洗脑和想象来调整“高音偏25%,中音偏30%,低音偏15%,过一会儿,就中间了”。

在这轻松的背后,他要比常人多花好几倍时间去创作。长时间不眠不休,他甚至崩溃得扔东西,超过三百首歌都是这样完成的。

陈奂仁是新加坡国立大学经济系毕业,音乐领域的成绩总让人忽略他的非科班出身。

二十多年来,陈奂仁凭借倔强和坚持,边做边学,他觉得,只有把一样东西学精学专后,才算有了玩转它的资格。

而为了达到想要的优秀,陈奂仁“愿意付出任何代价”。

在参加世界顶级声乐权威的大师班时,为了缠住John Rutter(英国作曲家,Cambridge Singers创办人暨指挥)、Erkki Pohjola(Tapiola儿童合唱团领导人)等导师,他寻找各种机会待在他们身边。

什么杂活都干:买咖啡、买烟、买盒饭、打印、收发E-mail等。

“在他空闲或者不太凶恶的时候,就不断用问题攻击他。”厚着脸皮的追问,得罪了许多人。

但就是这种锲而不舍的“偷师”,让他在混音、编曲等方面的技术得到了迅疾的提升。

陈奂仁喜欢把自己的名字挂在嘴边,每当提到“陈奂仁”,就像在如数家珍地细说一个挚友的故事,也像是从驱壳中跳出来观望自己,看看有没有辜负此刻。

都说坚持才能成功,但前提是对成功有没有那么强烈的憧憬和欲望,并为之奋斗的决心,这才是一个Cool的态度。

据说这次陈奂仁来《中国有嘻哈》是欧阳靖推荐的,搞事情啊,靖哥,这种实力的选手要被PK掉,只能说明不懂音乐的人还是太多了。

那么Pg One和陈奂仁的这场对战,你看好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