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飞正传是部很老的片子了,但它最近才被搬到内地的大银幕上。
第一次在家里用电脑看这部片子的时候,我是什么都没有看懂的,只是觉得张国荣很帅很有味道,只是觉得王家卫的电影果然很有逼格,只是在想结尾处突然冒出来的梁朝伟是个什么意思。
再次再电影院里观摩,我仍然是不懂的。不过还好,总算是能够感受到一点阿飞用冷漠和自我欺骗来掩饰内心的空虚和哀叹。

王家卫的电影,经常是对观者耐心与接受能力的一种挑战,零散的故事情节,“往往要靠后期制作的光学效果、画外独白以及音乐蒙太奇的运用才能将其合为一体”,就像万花筒中的玻璃碎片,在不经意间手的旋转触动了它们拼接的灵感,你才会发现,原来其中所隐藏的图案竟是美丽的,并散发出一道夺目的光彩。

欧阳锋(张国荣饰)在东邪西毒的开头时说,这个世界上“总有些事情你不愿再提,有些人你不愿再见……”,其实事实的真相是在这段话的相反一面:这个世界上总有些东西是你拼命想得到的,它们的存在对你构成了一种诱惑,有些人会为此不顾一切地去寻找,他们中有的人找到了,有的人却永远不能找到;找到的人也许会产生片刻的满足,但继之而来的又是极大的虚空,找不到的人最悲烈的结局是为此牺牲。

也有些人根本就不敢去寻找,他们害怕事实的真相,即存在于心中的诱惑;他们也会期待,但绝不是一个行动主义者,他们日复一日地在怯懦与勇敢、被动与主动的自我斗争中度过,他们的结局就如王尔德所说,“最可怕的不在于这令人心碎——心生来就是要碎的——而在于这使人心变成石头”。

张国荣饰演的阿飞是属于寻而无果的那种人。这是王家卫早期电影要表达的一种寻找的态度,即寻找是失控的和不计代价的。阿飞的悲剧性在于命运是无法被自己把握的,他一出生就注定了被抛弃、在一个谎言中生活了二十几年,如果日子能就这样浑浑噩噩地过下去也就罢了,但真相偏偏要来打击他。

阿飞最大的痛苦即在于“醒悟”,所以他要对养母说,“你不讲就什么事都没有”。其实有的人终其一生都不知道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更遑论“寻找”,所以他们是没有痛苦的,就如鲁迅笔下的“愚民”。对于这种人,你若敲醒他便是对他最大的残忍。偏偏阿飞就“醒”了,即使明知这种寻找是注定要失败的,但这条路一旦踏上,生命真意的诱惑一旦存在,就标志着他永无回头之日。

所以阿飞只能是一只无脚的鸟,他的精神家园是不存在的,这只鸟永远不会有落地的那一天。死亡成了必然的结局,这只鸟的真正下场应该是这样的:它看到远方有一个亮点出现,以为那是自己的希望所在,于是用尽全身力气向亮光处飞去,近了才发现那是一堆熊熊的大火,但这时它已无法停步,只能冲向火焰在烈火中焚身,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张国荣是个伟大的演员。可能歌颂他的文章已经够多了,但我还是想穷尽自己为数不多的词句来表达。能让饰演的角色深入看客们的灵魂,能用一个眼神勾勒出百转千回,这样子的魅力,确实足以震撼现代人麻木的神经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