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年11月14日一直试图翻身,独立掌权的光绪帝驾崩,而次日掌权大清几十年的慈禧也紧随其后的离开人世,3岁的溥仪继任大统,而且在慈禧的受命下,溥仪的父亲醇亲王载沣成为摄政王。载沣上任后,为巩固皇权,加强中央集权,便任用少壮派贵胄来掌控军队,还把海军的整个掌控权交给了自己的亲弟弟载洵,年仅24岁的载洵成为大清国最后一位筹办海军大臣。
壮志满满的载洵在考察了大清海军现状后,向清廷提交了一份雄心勃勃的中国海军七年发展规划,而清廷也大力支持他的计划,拨款1800万两筹办海军设备,1909年9月载洵、萨镇冰带着23名年轻的海军军官意气风发的从上海出发,乘船前往英国、德国、意大利和奥匈帝国等欧洲国家考察,学习海军筹建事务和军舰、炮械的制造,另外还开启了洵贝勒奔走世界买军舰的征程。
此次欧洲考察历时3个多月,大清考察人员不仅学到了不少海军建设方面的经验,还对欧洲各国的船厂,海军学院进行了考察,从中吸取了不少精华,另外载洵代表清政府向意大利订购了炮舰1艘,向奥地利订购了驱逐舰1艘,向英国订购了巡洋舰2艘,同时向德国订购了驱逐舰3艘、江防炮舰2艘,可谓是收获满满,1910年1月载洵等人取道西伯利亚铁路回国。
1910年7月,载洵干劲十足的再次携部下多人前往美国、日本考察,不过在美国差点被一个名叫邝佐治的华侨厨工开枪刺杀,载洵虚惊一场,但也不敢在美国久留了,立马转道去了日本,并分别向长崎三菱造船所定造了“永丰号炮舰”,向川崎造船所定造了“永翔号炮舰”,不过可惜的是未等永丰号炮舰制造完毕,中国就爆发了辛亥革命,清政府被推翻,载洵自此闲居在北京、天津,从此沉寂于历史的洪流之中。
不过这位壮志未酬的年轻贝勒虽然未能在清政府海军中一展身手,还眼睁睁看着皇权被推翻,但到底有作为中国人的良知,有民族气节和傲骨,在日本侵华期间,他拒绝到伪满州国任职,不像溥仪,一忽悠就被日本利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