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的新核武器——“巴尔古津”铁路导弹作战系统即将进行最后阶段的测试,如今这一代新产品将对美国的防御系统构成威胁。
所谓军用导弹列车,就是将导弹及其发射设施安装在特制的火车上,可谓“跑到哪儿打到哪儿”,通常提到“导弹列车”这个词时,往往特指可以搭载核弹头的战略导弹。
核武器作为“国之重器”,是世界战略上的终极威慑武器。一列导弹列车,能够以每小时数十公里以上的高速,行驶在铁路上。从外观上,它与普通的列车没有太大区别。而一旦需要,它可以停在铁路线的任何地方进行导弹发射,甚至可以边行进边发射。
最早提出导弹列车概念的是二战时的纳粹德国,希特勒占领了大半个欧洲,计划利用欧洲的铁路网实现快速的导弹袭击。但那时V-1和V-2导弹本身技术还不过关,因此这个计划仅仅停留在了纸面上。
而苏联却看中了铁路导弹系统的优势,在上世纪60年代进行研发,并于1987年10月正式将导弹列车投入战斗值勤。
苏联的战略火箭部队,3节车厢分别承载3枚“手术刀”洲际弹道导弹,“手术刀”洲际弹道导弹最大射程1.3万公里,打击精度200米。每一枚导弹可携带10枚分导弹头,每枚弹头的爆炸威力约40万吨TNT当量,是广岛原子弹“小男孩”的20倍左右。1枚“手术刀”导弹,即可造成200倍于广岛原子弹的杀伤力,而4个师共携带有36枚“手术刀”,足以将整个美国炸平好几遍。
在西伯利亚广袤的原野上,经常可以看到这些神秘的绿色列车呼啸而过的身影。从外观上看,除了有3台机车之外,这些导弹列车与普通的货运列车几乎一样,有的车厢上甚至还印有“载重135吨”、“轻型货物”等字样。然而隐藏其下的,却是整整一个核武库,混迹在境内的数千列火车中。北约方面根本无法对它们加以鉴别。
同时,导弹列车一昼夜可以行驶1000多公里,用半个多月就能够巡行全境。这就意味着美国要想始终保持跟踪监视,必须同时动用300颗左右的侦察卫星。而要摧毁一列导弹列车,则需要发射至少150枚弹道导弹。因此,美国只能动用军用侦察卫星,保持对几个导弹列车基地的全天候监视。而一旦列车离开基地进入铁路网,几分钟后美国就失去了导弹列车的踪迹,从而陷入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