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文化局官方网站日前就“不允许贾斯汀•比伯来华演出”一事回复网民询问,称不宜引进有不良行为的演艺人员,希望贾斯汀•比伯能真正成长为受公众喜爱的歌手。(7月21人民网)
据了解,贾斯汀•比伯从2013年底开始,就有飙车、吸毒、砸鸡蛋等不良行为。在中国引发巨大争议的则是其2014年参拜“靖国神社”的行为。
作为一名公众人物,更应该对自己的行为予以约束,因为他毕竟会更多的影响到公众,所以也必须为自己的不良行为买单。北京的这一做法,得到了网民的普遍称赞,从另一个方面理解,有何尝不是对国内某些明星飙车、吸毒、出轨等丑闻的用脚投票呢?
明星作为公众人物,其影响力不同普通民众,本应时刻注重自己的社会公众形象,把握好言行分寸,有所为有所不为。相对于普通人,这些公众人物拥有更多的社会关注以及更大的社会影响,更应洁身自好,大节不亏、小节不纵,真正做到有修为、有担当、有境界,引领好风尚、弘扬正能量。明星不良行为的最大危害就在于导致社会对明星恶行的“放大化”情绪,受害的不只是明星本人,而是整个社会,
2014年9月29日,广电新闻出版总局就正式下发“封杀劣迹艺人”的通知,“吸毒”“嫖娼”行为被明确点名。除此前提及的电视剧作品外,由“劣迹艺人”参与制作的电影、电视节目、网络剧、微电影等也都被要求暂停播出。之后,广电新闻出版总局等部门对此一直加以强调。这次北京禁止贾斯汀•比伯来华演,也是再次表明政府的立场,国内外一视同仁,只要不利于观众,不利于社会风气,就别想上台演出。
这就需要明星们加强自律意识,要看到自己的光彩是观众粉丝给的,观众粉丝同样可以把明星拉黑。而对各省市来说,在类似活动上,也应该像北京这样,对一切不良行为的演艺人员绝不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