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火热的暑期档,佳片云集,优秀的国产电影辈出,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当属《绣春刀II:修罗战场》 。
2014年它的亮相,惊艳了无数观众。时隔三年,它再度回归,依旧保持第一部应有的水平,且更加精益求精,目前豆瓣评分7.6分,高于前作0.1分,打破了续作一般不如前作出彩的定律。
《绣春刀》系列里的动作场面,冷静凛冽,动作干净迅猛,气氛剑拔弩张,节奏紧跟情节的起伏,有一种暴烈而冷酷的美感,极富感官冲击力,观赏性上佳。这是桑林费了很多心思,最终寻找到的美学风格与创作方法。他以武学兵法为写实依据,拓展动作的观赏性,在镜头呈现的设计上更加商业化;同时注重在商业电影的语境下,考虑观众的感受,以期能够满足更多观众的欣赏习惯,这也是桑导演的一个创作习惯。
劈出新境界的《绣春刀》
在《绣春刀》动作设计之初,导演路阳向桑林提出了自己的想法:电影要跳出香港武侠电影的传统动作设计,避免套招,避免飞檐走壁,而要特别“写实”、让观众有临场感,动作更有节奏感!这与桑林所喜欢的写实有力量的动作风格不谋而合,而且他的强项正是现代动作设计。
桑林在后来的设计中,在不破坏动作美感的情况下,注重动作节奏与剪辑分切的效果,注意突出演员面部表演动作。“观众在《绣春刀》里实际上看到的是现代打斗的形式,再结合我对传统武术的探索研究,是融合之后的产物。”
他认为,动作戏实际上也是文戏的一部分,也在一起推动人物和剧情,塑造人物的丰满性,动作是没有对白的一种语言,让这个人物更加丰满。于是在《绣春刀》定了写实的基调后,如何将文戏武戏达到完美契合,以及镜头如何视觉化呈现,是他主要思考的问题。
“比如在萨尔浒之战的动作戏里,沈炼面对金兵撕杀的第一个镜头,沈炼挥刀冲过来时用了一个虎扑动作,而在大小苗刀汇神力那场终极决斗的戏里,沈炼也用了一个朝向镜头的虎扑来劈砍陆文昭。这两个镜头的动作和拍法完全一样,沈炼从景深的远处直线快速冲向镜头挥刀劈砍,由于冲过来的速度非常快,所以视觉的变化也非常快,好像眨眼之间沈炼就已经冲到眼前,这种视觉冲击力非常强大。当初在设计动作时我们就思考,怎样让沈炼的虎扑犀利强劲?用怎样的视觉设计能更好地体现虎扑动作的冲击力?然后我们就采用了景深的这个‘竖’的关系,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摘自《电影动作设计》
刘峰超饰演郑掌班
在案牍库这场戏中,郑掌班阻击沈炼,他前一秒静若处子,后一秒突然发力,好像脚踩风火轮,手脚并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沈炼正面移动至侧面,截住退路。此刻大银幕上碎石子划出飞溅,随着动作划出完美弧形。正所谓高手过招,招招都精彩。
“在刀破流星一场戏里,沈炼躲入案牍库,郑掌班脚勾铁锤,一记“浪子踢球”横扫腿,用铁锤击穿厚实的门板。后面有一个镜头是透过门板上的窟窿,看到郑掌班从画面深处快速地腾起,向门撞来,这个冲过来撞门的镜头就是一个典型的纵深运动的镜头,也是利用了快速的景深变化,表现郑掌班动作的犀利,尤其是郑掌班撞门的一刹那,似乎撞在了观众的脸上,极富感官冲击力。不过非常可惜的是这个镜头在后期被剪辑掉了,不然此组镜头的冲击力会极强。”
——摘自《电影动作设计》
除了动作设计,《绣春刀》系列的武器,都颇有典故。桑林与路阳为此,查询历史典籍,针对人物的个性设计兵器,费尽心血,设计了不少匠心独具的新兵器,如狼牙棒、流星锤等,但仍保持原有的写实+漫画感的质感。
沈炼的绣春刀出鞘!
关于武器设计过程,请移步桑林导演这篇文章!
第二部中的重头兵器流星锤在确定之后,主创们发现这样的软兵器并且是最难练习的,因为不仅使用起来很麻烦,普通演员就连身法都会有问题。
谁能使得一手好流星锤?一筹莫展之际,桑林推荐武术家、全国冠军刘峰超出演郑掌班!刘峰超专门花半年时间练习这个兵器,最终呈现在大银幕上,动作的流畅利落,金球在他手中行云流水般灵巧,戏做的足够精彩,这是非常难能可贵。
针对打斗中产生的火星不足以点燃火球的问题,桑林提出,将照明用的藤球里面放上炭火,结合流星锤中,让郑掌班右手拿流星锤,左手一把舌刺,让这个火球也成为攻击的手段!
《绣春刀》影像整体的高品质,是全体主创精益求精的认真态度与团队完美的默契配合。在动作的方面,导演路阳曾提到:“我与桑指,就好像我们在工作中会有一种默契,就是我写完那段剧本之后给他一看,他就知道你大概想要哪部电影的感觉。他就会非常清楚,所以这个就是有那个长期合作的团队的好处。我们可以降低很多很多的沟通成本,就互相非常懂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