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

萌新基础入门指南: 洲际赛欧美对抗赛十论

字号+作者:王者是小孩 来源:王者是小孩2017-07-27 我要评论()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本次洲际赛系列赛欧美对抗赛中NA战胜了EU,这一结果令NA粉丝欣喜若狂。欧美对抗赛于7月5日-7月8日举行,前三天是小组赛,最后一天是总决赛。赛制是EU和NA各'...

本次洲际赛系列赛欧美对抗赛中NA战胜了EU,这一结果令NA粉丝欣喜若狂。

欧美对抗赛于7月5日-7月8日举行,前三天是小组赛,最后一天是总决赛。赛制是EU和NA各自派出春季赛的前三名参加。小组赛进行BO1双循环,每支队伍都会和对方赛区的三支队伍全部交手,和己方赛区的队伍则不交手。最后赛区内积分最高的队伍代表赛区出征总决赛。总决赛为一个BO5,在两个赛区的代表队中决出最后的冠军。

小组赛上NA共获得12场胜利,EU仅6场。TSM以5胜1负的成绩排名NA LCS小组第一,EU LCS的小组第一则是UOL,战绩为3胜3负。值得一提的是,TSM小组赛中唯一一次失利正是来自UOL。

总决赛中,TSM干脆利落地三局带走UOL,拿下欧美对抗赛冠军。

除了简单粗暴的赛区更强之争,本次洲际赛可以说是非常具有LCS特色,简直是LCS各色搞笑梗的一次集中展现。

下面就来说说关于欧美对抗赛,我想让你们知道的十件事

1. 大西洋之战——论如何对萌新装逼

当你需要在萌新面前树立起老粉形象的时候,不妨试试故作深沉地说这样一段话:“2013年,那可真是个黄金时代!彼时欧洲三法王还在叱咤风云,Fnatic尚未分家,Gambit仍在欧洲,Froggen也没有出走美国。而大西洋的另一边,C9成立第一年就斩获夏季赛冠军,NA三巨头终于完成组建。C9这位新科状元在在大西洋之战中被给予厚望,初生牛犊不怕虎的他们肩负赛区荣耀,战胜欧洲老牌强队FNC,一举扭转乾坤,改变了NA在积分上的颓势,奠定了NA大于EU的基调。啧啧啧,那真是NA和EU之间的巅峰对话。”

大西洋之战中的TSM,令人熟悉的老将和青涩的Bjergsen

这段话一出保准能够在萌新面前迅速打造起见多识广的老粉形象。不过会不会因为装过头被嘲笑就不得而知了。实事求是地说,大西洋之战确实是当时非常喜闻乐见的赛事,也给很多老玩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西洋之战于13年12月举行,参赛队伍是EU和NA两个赛区各自夏季赛前五名的队伍。十支队伍进行同排名之间的对抗,也就是第一打第一,第二打第二,以此类推,一共5场BO3。第四第五名的队伍,每赢得一个BO3便为自己赛区争取到1分的积分,第二第三名是2分,而冠军之战价值3分。

前四个BO3打完时,EU赛区拿下第四第五名两场的胜利,同时EU第三名的Gambit战胜了NA第三名的XDG Gaming,EU共胜三场积4分,NA则仅有亚军TSM战胜EU亚军Lemondogs,积2分,局势对NA相当不利。

但是冠军之战中,建队才一年的年轻NA冠军C9战胜EU老牌强队Fnatic,为自己的赛区挣到了宝贵的3分积分。如此一来虽然EU在BO5中赢下三局,比NA多一局,但是NA却拿到了5分的总分,高于EU的4分。

大西洋之战因为赛制新颖,具有趣味性,并且赛区为单位的概念也让粉丝为止疯狂,因此多年之后还有人挂念着拳头何时再举行一次大西洋之战。

而2017年,拳头终于再次举行以赛区为单位的对抗赛。当年的大西洋之战,几乎可以说是本次洲际赛的前身了。

2. NA>EU ——论如何合理地吹你喜欢的赛区

EU和NA赛区有很深刻的渊源,在人员上经常互通有无让两个赛区关系更加紧密。两个赛区也因此经常被拿来相互比较。EU和NA孰强孰弱一向是两个赛区的粉丝中最具有人气的话题之一,2013年的大西洋之战也因此受到极高的关注。

本次欧美对抗赛结束后,UOL经理Romain让Bjergsen在他身上填写完整的“NA>EU”

关于NA与EU谁更强,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以大西洋之战为例,积分上NA获得了最终的胜利,但是五场BO3中EU获得三胜,因此EU粉丝对于NA>EU的结果并不服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