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梦想犹如野草

字号+作者:一波说 来源:一波说2017-08-03 我要评论()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世事不能说死,有些事情总值得尝试。永不轻言放弃,前方总有希望在等待。——摘自电影《放牛班的春天》孩提时,总希望父母能多陪陪自己,希望自己成为他们眼中'...

世事不能说死,有些事情总值得尝试。永不轻言放弃,前方总有希望在等待。

——摘自电影《放牛班的春天》

孩提时,总希望父母能多陪陪自己,希望自己成为他们眼中的骄傲;

少年时,会对自己的未来充满期待,比如成为艺术家这样的梦想;

青年时,开始踏入社会,自愿、非自愿都得学会独立,成家立业;

中年时,忙碌于事业能蒸蒸日上,期盼着儿女们能成龙成凤;

老年时,即使退休了仍希望自己有价值,渴望儿女常伴左右。

在人生的各个阶段,我们都会有不同的追求和困惑。

纵使生活再不如意,也永远不要说“永远”。

梦想从未停止

20世纪40年代,一位才华横溢的法国乡村音乐家克莱门特•马修,他耗费多年的时光,在不同领域尝试施展自己的音乐才华,却仍旧一无所获。在他踏入池塘底辅育院任代课老师的那一刻,他本已决定“永远”不再创作音乐。

然而,池塘底辅育院一群被贴着“坏孩子”、“顽皮”、“问题少年”等标签的少年,一群让父母、老师都非常头疼的孩子,却让心如死灰的克莱门特重拾了音乐创作的热情,他甚至为了让孩子们唱歌,多次得罪校长,最后被开除。

一个怀才不遇的人,在守护梦想的路上四处碰壁,在一次次的不被认可中挣扎,被冷落、被嘲笑、被打压,以致身心俱疲,决定放弃梦想,从头开始。我们也在经历着这样的过程,不是吗?

嘴上说着要放弃音乐,心里可未必这样想。我们和克莱门特一样都是口是心非的。代课老师与音乐并没有什么联系,克莱门特却随身携带着之前创作的乐谱。

乐谱被孩子们偷走后,他疯了似的从孩子们手中夺回来,并警告孩子们,“再敢动我的东西有你们好看”。我们不也时常为了自己执着的追求不顾一切?

梦想之所以称之为“梦想”,必然有它的不可替代性,即使不能时时、事事围绕它展开,但一定会把它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谁都不能伤害它。

克莱门特是这样,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

点亮自己,照亮他人

梦想犹如野草,有着顽强的生命力,“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克莱门特听到孩子们唱着歌骂他,他一点也没生气,反倒是兴奋地提笔作曲,一曲接一曲。孩子们给了他很多的创作灵感。

他已经不在意自己是不是可以成为音乐家,关心的是音乐给孩子们带来的改变。孩子们越来越阳光,越自律,越清楚自己想要怎样的人生,以后要成为怎样的人……

生活中,我们可能是那个跌入谷底,需要他人拉一把的人,也可能是在上面拉他人一把的人,无论在哪个位置,永远不要选择放弃,有些事总值得尝试。

有位大师曾经说过:“你想要得到什么,就把你想要的给他人。”克莱门特想要成为音乐家,他把自己最喜爱的音乐教给了池塘底辅育院的孩子们,他的学生皮埃尔•莫昂克完成了他的梦想,成为世界著名的指挥家。

当我们不再以自我为中心,把自己想要的限制在自己的身上时,我们可能会得到更多,这也是新的尝试。人生可以如此,生活可以如此,事业亦是如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