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纯属扯蛋,如有错漏,概不负责。
1.首先说一下坦克炮射击的误差来源
坦克炮射击时的误差来源可以概括为两类,
第一类是由系统软硬件水平决定的系统误差。
比如火炮自身的跳角误差,弹药的误差,火控计算机的计算误差,以及横风、大气、火炮位置传感器的测量误差等。
第二类是火控系统、火炮系统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振动、形变而产生的随机误差。
第二类误差又主要有两个方面,
首先是火控系统的零位误差,简单的说就是火控瞄准线和火炮没有对齐,
然后是火炮自身由于使用时的振动、颠簸以及受热弯曲造成火炮自身的偏移量。
2.坦克炮校炮
校炮的目的是校正误差提高射击准确度,
欧美坦克较早装备了激光自动校炮装置,而中国坦克则常常看到拿着炮口校炮镜校炮的图片,直到99A上,中国自用坦克才第一次装备了激光自动校炮装置。
在此之前,很多人由于不了解和脑补,想当然地认为炮口校炮镜校炮的方式很土很落后,而欧美坦克的激光自动校炮装置很拉风很高大上,因而将后者的意义神话。
实际上,坦克炮校炮的基本方法就是炮口校炮镜+实弹射击,即使是安装了激光自动校炮装置的欧美坦克,也仍然离不开实弹校炮。
在此发一张美军M1A2SEP坦克使用炮口校炮镜的图片,顺便群嘲一下这帮军盲。
3.炮口校炮镜+实弹射击校炮过程
下面根据解放军教材的内容介绍校炮的过程,
(1)首先使用炮口校炮镜校准火控零位误差。简单的说,就是调节火控瞄准镜分划零位,使其与火炮的指向对齐到目标靶上同一点。
(2)此时瞄准镜分划和火炮指向重合,理论上瞄准镜指向哪里,火炮就打到哪里。然而因为系统误差的存在,结果并不是这样。
(3)所以还要通过实弹射击校正系统误差。其过程简单概括为:对准目标靶中心,射击3-5发炮弹,测量炮弹偏移量,换算后求出综合修正量,输入到火控系统中。
4.为什么还要激光校炮?
经过3中的过程,校炮结束,然后坦克就已经可以投入使用了,
那么为什么还要用激光校炮?
原因在于:
(1)实弹校炮对场地、人员、时间有要求。
比如操作炮口校炮镜,至少需要有两人配合,一人在坦克外面从侧面观察炮口校炮镜,另一人在坦克里面调整坦克炮指向和瞄准镜分划,
还要在一定距离(比如1200米)外设置靶标,还要实弹打靶,测量偏移,等等。因此,实弹校炮必须在有充分时间、场地进行准备的情况下才能进行。
(2)实弹校炮不能实时测量、修正误差。
即使经过实弹校炮,但坦克炮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颠簸、振动和弯曲,依然会产生误差。
而因为(1)中的因素,实弹校炮的进行受到了一定限制,所以能够实时修正火炮误差的激光自动校炮系统应运而生。
5.激光校炮的原理和意义
其实很简单,由炮管根部的激光发射器发射激光到炮口反射镜,记录炮口反射镜反射的光点的初始位置,作为火炮的初始状态,
随着火炮的偏移,炮口反射镜的反射光点的位置也会发生偏移,这个偏移量可以换算得到火炮的偏移量,然后换算成修正量输入到火控系统,用于修正火炮误差。
由于激光校炮系统高度自动化,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所以可以实时修正火炮误差,提高射击精度。
6.激光校炮是锦上添花
激光校炮装置的原理决定了它只能校正坦克射击误差中的一部分,主要是随机误差,而系统误差这部分无法校正。
另外,5中提到过,激光自动校炮系统校正的是火炮相对于“初始状态”的偏移量,而火炮的“初始状态”就是由实弹校炮确定的。
所以:
(1)激光自动校炮装置并不能替代实弹校炮。
(2)激光校炮装置必须以实弹校炮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发挥作用,进一步提高精确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