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经中国大陆,“香港版摩拜”半年完成两笔融资
作为共享单车界的开拓者,ofo和摩拜经过数轮融资后已经成长为共享出行领域的独角兽。如今,资金充沛的两大巨头又开始努力实现上轮融资时定下的相同目标:年底攻下全球200座城市。
不过,尽管ofo和摩拜来势汹汹,但他们并不能阻止其他小玩家的入场,尤其在大陆之外的市场。
8月3日,据TechCrunch报道,诞生于香港的无桩共享单车平台Gobee Bike宣布获得900万美元A轮融资,并且公司打算用这笔资金进行海外扩张。该轮融资来自物联网基金Grishin Robotics。此前,Gobee曾获得由Swiss Founders Fund领投的种子轮融资。
Gobee Bike提供的共享出行服务,与ofo、摩拜、小蓝单车、hellobike的类似:首先下载公司的App进行注册并绑定银行卡,然后通过安装在智能手机上的App扫描贴在自行车上的二维码进行解锁,用车结束后会根据骑行的里程显示需要付费的金额。
香港共享单车到底行不行?
受ofo和摩拜的启发,今年2月,Gobee Bike还做了一些创新,比如通过太阳能发电,为夜间骑行的用户提供照明服务,这些电同时也用来支持智能锁。
另外,Gobee Bike的费用为10港元/小时(约合9元/小时),收费要高于ofo和摩拜。相比内地的共享单车,最贵的摩拜也仅为每30分钟收取1元,OFO则是每60分钟1元,更甚者永安自行车,在一小时内免费。
虽然收费价格达到30分钟五元的高价,并且还需要到指定地点还车,但这些都没有阻挡香港市民对GoBee.Bike的热情,奈何仅仅两天不到就出现了系统出现故障,车辆被损坏,经营手法造投诉等问题。
内地的共享单车遭遇很多被损毁或者偷盗的行为,刚推出的GoBee也遭遇到了同样的问题。
除了有单车被偷走零件之外,Gobee.bike 推出不够一周,就有 4 辆共享单车被扔到城门河中。看到自己投资的共享单车被人破坏,偷去零件,甚至扔到河里,创办人科根表示心碎。
同时,小绿车上线十天,不满声撒了一地:
首1000辆单车仅仅可放置在大埔、沙田、马鞍山等新界地域,九龙和港岛的孩纸表示感到自己被抛弃了。(当然,这与香港市区没有自行车道有关。)
2. 用户反应,单车上二维码扫不到,想成功租辆车艰难到让人怀疑人生。且APP程序设置上也存在问题。
3. 在香港,停泊单车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所以小绿车并无法实现“共享单车”那种随处可停、触手可及的快感。
4. 共享单车概念自身所涉及的道德问题在香港同样存在,上线以来,已有多宗单车被弃置于沙田城门河,且存在被偷窃、被私藏的隐患。
香港媒体unwire对此采访了公司创办人科根。他表示因为GoBee.Bike仅仅准备了两个月的时间就上线,准备不足所以出现了不少问题。
不过Raphael还是对造成的混乱及沟通不善致歉,并承诺如果用户想退回押金,可以向他们寻求协助(看来想轻松拿回押金也不容易啊)。
GoBee.Bike CEO: “对香港失望”,欲抢滩欧美市场
其实GoBee.Bike所面临的问题中国大陆也都遇到过,比如之前有上海的基层公务人员对骑乐网这样说到:“没错,(共享单车)是补充了部分政府的公共交通短板,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诸多问题。比如城管部门,交通部门,公安部门,规划部门,环保部门现在的工作量就比以往增添太多。”
“城管不用说了,乱停乱放地问题,交通部门的苦恼相信大家也都知道,其它方面,比如涉及共享单车的违法犯罪情况日益增多,甚至连环保部门都要头疼共享单车导致的垃圾问题。”
GoBee.Bike CEO表示,“我们打算做一些对城市和地球都会产生影响的事情。公司计划将共享出行服务推广到北美、欧洲和亚洲其他地区。”
虽然他没有说具体会扩张到哪些城市,但他透露公司已经有工作人员驻扎到海外的几个城市。他还表示,为了加速推进全球化的扩张计划,公司未来还打算融更多的钱。
对比来看,目前,ofo已经进军泰国、新加坡、美国、英国、哈萨克斯坦五座海外城市、服务全球超150座城市的上亿用户、连接了超过650万辆共享单车,每天提供超过2500万次骑行。
摩拜则进军意大利、英国、日本、新加坡四座海外城市、服务全球超150座城市的上亿用户、连接了超过600万辆共享单车,每天同样提供超过2500万次骑行。
虽然ofo和摩拜还没有进军香港市场,但Raphael Cohen承认,他们的积极扩张确实会对公司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但他坚信仍有两大巨头所顾及不来的市场。
他解释道,全球扩张的野心以及中国市场的重要性是ofo和摩拜不能同时都处理好的,这自然会为我们留下发展空间,比如欧洲和北美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