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初,公映9周的《神奇女侠》北美票房达到3.98亿美元,反超5月初起跑的《银河护卫队2》,成为今年北美暑期档的新冠军。由于口碑的助推效应依旧强劲,《神奇女侠》预计将在两周内突破4亿美元,这一结果相信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
可以看到,《神奇女侠》的开局相比《银河护卫队2》差距不小,首映票房分别为1.03亿美元和1.46亿美元;但随着《神奇女侠》的口碑效应逐渐发酵,在后期走势上两片的差距逐渐缩小,并最终在近期实现本土成绩的超越,为DC扳回关键一局(详细分析见《神奇女侠》首映破15亿,“DC电影宇宙”终于补上最后强板?)。
不过,在全球票房上《银河护卫队2》为8.61亿,依旧小幅领先《神奇女侠》的7.93亿美元,后者还将在8月25日登陆日本市场,最终能否实现逆转尚未可知。
这次看似简单的位次变换,却蕴含着更深层的意义:自《超人:钢铁之躯》启动“DC扩展宇宙”后,这是DC首度在正面交锋中击败漫威;而上一次有DC电影在暑期档称冠,还要追溯到9年前的《蝙蝠侠:黑暗骑士》,而彼时“漫威电影宇宙”尚在初生阶段。在多年的风云流转之后,两大超级英雄阵营的对决又走到了新的交叉路口。
截至2017年,“漫威电影宇宙”已经延展至第三阶段,推出的16部作品共斩获124亿美元的总票房,其中《复仇者联盟1&2》、《钢铁侠3》和《美国队长3》都实现单片破10亿,漫威电影的影响力可谓遍及世界。
相比之下,“DC拓展宇宙”目前共有4部作品——《超人:钢铁之躯》、《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自杀小队》以及《神奇女侠》,累计全球票房刚突破31亿美元。但与行业的高预期值相比,前三部作品的成绩均难言理想,尤其在口碑上更是屡创新低,一度令人怀疑“DC扩展宇宙”的前景。
此番《神奇女侠》将同期打擂的《银河护卫队2》斩落马下,并在票房和口碑上均实现压制,无疑激发了DC阵营的冲锋士气,可能成为DC电影“后发超前”的先兆;同时《神奇女侠》作为女性超级英雄的代表,也为同类型影片的拍摄提供了标杆案例。
最后,回到DC和漫威整个大棋局的分析上:由《神奇女侠》带来的“正面效应”,将对年末登场的《正义联盟》产生积极影响;参考《复仇者联盟》对“漫威电影宇宙”的巨大拉抬作用,这将是“DC电影宇宙”不容有失的关键一役。而明年登场的《复仇者联盟》集结了超过60个超级英雄,势必再度掀起“毁天灭地”的大混战。
而DC和漫威的“电影宇宙”之争,即将迎来高潮迭起的终极决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