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

《爱乐之城》: 梦想才更真实

字号+作者:酷酷的SU 来源:酷酷的SU2017-08-09 我要评论()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这部电影是灵魂的直击,用歌舞掩饰现实的残忍与不堪,强调进入梦想才是更真实的生活。这是关于理想与现实、事业与爱情、奋斗与成功的老话题,用同样老套的好'...

这部电影是灵魂的直击,用歌舞掩饰现实的残忍与不堪,强调进入梦想才是更真实的生活。

这是关于理想与现实、事业与爱情、奋斗与成功的老话题,用同样老套的好莱坞轻歌舞的形式包装,却受欢迎、追捧,并收到各种奖项,是什么原因?——故事?情节?表演?歌舞?主题音乐?是,又都不是!——真正打动我的,是这些因素合力共鸣,引发了我们内心深处弦音的颤动,探触到了生命内心的根本需要。那是我们现代人一直未能解决的生命难题。

歌舞,激动人心的生活,苦中作乐的生活,被热情驱使的生活,湮没在生活里的生活……米娅,幻想当电影女明星而辍学来到电影城,穿梭于试镜的兴奋与失望之中,兼在咖啡店打工……塞巴斯汀,一个不得志的爵士音乐家,要把这门正在被人所遗忘和误解的艺术振兴起来,以在餐馆和小流行乐队伴奏维持生活,却为固执的坚持而饭碗不保。他们的最终相遇因着那首塞巴斯汀在餐厅弹奏的优美又热情的爵士乐,为理想而艰难打拼的共同处境,和各自对理想的热爱与追求,他们开始彼此吸引……

歌舞,层层渲染着爱情的浪漫和美妙,直到飞上云端……

回到现实,男人首先会想到生活的责任。听到米娅给母亲描述男友现状的电话,塞巴斯汀似乎意识到米娅对他有所希望,于是他违心地接受了一个周薪1000美金的流行乐队键盘手的工作。出名和巡回演出,使得他们没有时间常在一起。而米娅,在与塞巴斯汀的交往中,意识到不能总是停留在表面的生活中,于是辞掉咖啡馆工作和试镜,开始沉潜下来,决定自己创作剧本,自己上演一出独角戏。

彼此想念中的一次突然的短暂相聚,矛盾却开始了。米娅指责塞巴斯汀无休止地巡回下去是放弃理想,而塞巴斯汀则委屈地说他这样做不是米娅所希望的吗,米娅讶然而失望地离开。

当独力抵挡的戏剧演完时,人数寥寥,和听到有人对她演技的讽刺,筋疲力尽的米娅彻底崩溃了,她对自己做演员的追求绝望了,不顾演出结束才赶回的塞巴斯汀的反对,米娅执意回到故乡,并宣布他们关系结束了。

独角戏的演出为米娅赢得一次试镜的机会。是塞巴斯汀苦心找到了回故乡而没留音信的米娅,并劝她同意再一次回去试镜。米娅成功了,她找到了用心灵表演的方式。米娅签约要去巴黎发展,告别时,谈到他们的关系怎么办,两个人的回答都是:“我会永远爱你!”

五年后,当成名的米娅携丈夫女儿回到了电影城。夫妇两人被音乐吸引着走进一家爵士咖啡馆。当依旧单身的塞巴斯汀在舞台上看到米娅时,极力掩饰住心中的激荡,弹起了记叙着他们爱情的主题曲。在乐曲中,演尽他们一起奋斗、生儿育女的幻想的一生。没有相认,离别时远远的对眸,露出彼此祝福的微笑。

电影就此结束。那样的美好、天造地设的一对儿,最终没有在一起,让人惋惜,但并不难过,因为,两个人虽然相隔很远,却各自找到了自己的高度,此刻这两颗心在同一频率上共振!那对眸的微笑不仅是彼此的祝福、理解,也是赞赏和欣慰。那是一种升华的幸福感。

此刻我理解了他们各自出发出的“我会永远爱你”的意义。“我会永远爱你”,在这里的表达是一种超越,这不是爱情和理想之间的谁超出谁,而是超出了各自小小的自我,互相放飞,去追寻理想,因为他们太了解理想在自己心中的位置,而这正是他们互相吸引的共性、相爱的基础。忠实于自己,就是忠实于对方,成全自己,也就成全了对方,而冲突恰恰来自为维持爱情而做的牺牲,委屈自己而能迁就对方对于他们是一个彻底的误会。这才是真正的理解、真正的爱。

虽如此说,在塞巴斯汀重见米娅时,依然不太能控制住内心掺杂着痛苦的激动,他的“我会永远爱你”中,包含着和米娅一起共享幸福生活的憧憬,尽在一曲中展现出来。而在米娅那里,是已经结束了关系之后的“永远爱你”,他们曾经的爱,是任何情感无法替代的、任何时候无法忘却的“永远”,因此她毫无负担地恋爱、结婚、生子,没有背叛,他们之间没有约定,彼此是自由的,让起飞更轻松。——这或许是他们给对方的无言的承诺?

没有力量互相扶持着共同实现各自理想的时候,必然出现一方的牺牲,或是相互的消磨、削弱,以至苟且,甚或是死缠烂打地变成痛苦和互相抱怨,这是人间常映的苦剧、悲剧。不要一方的牺牲!更不要同归于尽!他们的爱是彼此成全。在这些人的命中,事业和理想是第一位的,他们生而为此,实现理想成为生命的主宰,成为恋爱和婚姻的基础。他们不会选择爱情第一,他们生来不是为了过日子的!塞巴斯汀钢琴版的一曲黄粱,梦醒时,收获的是各自的成功、彼此的祝福和共同的爱的升华。肉体的身之外,包裹着精神的光,他们的爱在那里结合,辉映……

并非所有理想的坚持一定能够实现。《爱乐之城》中的男女主人公,一切恰到好处。

塞巴斯汀的基础好,具备艺术家的功底,只是没有突破出来罢了。固执而不知变通的坚持使得他生活窘迫,到处碰壁,但是爱情和生活让他固执的心松动了,他可以屈尊做以前不屑一顾的工作,以至迷失了自己。直到与米娅的冲突,使得他回到自己的感觉中,使得他拾回了自己的尊严、自己的理想和实现的路途。因为米娅,他违背了自己,因为米娅,又回到了原来的路上。我相信,这所绕的弯路是他的必经之地,让他通过了突破自我的考试,让他懂得了妥协与坚持。起码,或许就是那每周1000美金的积蓄,是他再次奋斗的新起点。

米娅则根本不具备专业表演的训练,像大多数想当明星的女孩子一样,只凭热情与奋斗,在电影城里盲目地撞荡。她最后成功的关键有两点:一是,与塞巴斯汀交往后停止无休止的试镜,走入戏剧创作中,挑战独角戏的重任,去掉了浮躁外在而步入自我和理性;二是,独角戏失败的刻骨伤痛,让她真正找到了内心的感受,学会了用自然真情的心灵表演。她必要经过执着却得到失败的羞辱、彻底的失去自信,才会完成走入内心的功课,才会结束低水平的无谓的坚持。

放弃坚持都有客观的原因,客观的原因,永远也说不完,但是只有自己心中的那个是种子,是真正的因,其他都是外缘。塞巴斯汀给我们一个理想主义者的答案——用个人的热情去点燃,点燃全城的热爱。他诠释了萧伯纳的那句名言:一个理智的人会让自己去适应这个世界,而一个不理智的人则会坚持尝试让这个世界去适应他。因此,这个世界所有的进步,都依赖于这些不理智的人。

他们,各自为我们诠释着成功与坚持之间的辩证法则。为他们成功高兴的同时,有些人又深深地感叹,坚持理想为什么这么难?真正花功夫和心血的不能用金钱衡量的事物,正在被批量生产的、能快速取得金钱价值的事物所覆盖。真正的好东西如何生存和发扬?这是摆在不想随波逐流者面前的课题。

这些不理智的人实际上是真正忠实于自己的人。真正的幸福是跟自己的理想在一起,跟自己的心在一起,听自己的心的召唤。实现理想,是完成此生的功课。人原本都是为理想而生的,却被生在有等级和差别的价值中。只有你的坚持,你的智慧的坚持,才可以完成这道原理简单、却条件复杂的人生之题目。在这个坚持中,完成你的人生梦想。

电影是梦想,代替我们完成了心中无法实现的人生角色,所以电影就是抚慰、疗愈,帮我们了却一个心愿。也好,不去与生命直接发生联系,就停在心理的释放层次吧。但是就是有那样一些人,在电影开场那样激动人心的场面中就开始一直地追问,我能如此开心吗?我活出了我自己的真实吗?激情在哪里失落了?如何在没有生气的现实中扭转?——这样严肃的生命命题,用歌舞音乐假假地演绎出来,让我们看到不敢正视的真实。现实与梦想,那个更真实?哪个更根本?两者是一个,现实是让梦想实现的环境和过程,梦想是方向,在现实中成为现实的目标。如果你不是为了实现你的梦想而活着,你活着是干嘛呢?

这部电影是灵魂的直击,用歌舞掩饰现实的残忍与不堪,只让那部分不理智的人明白,人进入梦想才是更真实的生活。——那是我们幸福的来源,天赋DNA的命定,那是属于你自己的,由你独自实现,不是你的梦想的成功,不是成功。所以你,是你自己最重要的人!正因为忠实于自己,所以理解他人,所以成就社会。

社会由一个个的你、我组成,世道平庸,甚至无道,正是我们存在的意义,正需要我们用热情去点燃。个人力所不及,被世俗的洪流一个个打没,但是,全世界理想者联合起来!这是我中学时代无法实现的理想,互联网的新时代来临,微弱的力量,可以凝聚起来了,世界因着微弱的良善会变得美好。但总还要你的坚持,智慧的坚持。成功,不是一条道路,一个原理,你正走在曲折的成功路上,只是你不知道,——当然,这是对理想者而言。

那是下一部现实生活的影片,你的独角戏,正用生命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