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见山,你们的童年噩梦、80岁雷德利斯科特老爷子的第二部《异形》前传——《异形:契约》,情况不妙。
票房,犯了续集疲劳症,国内首日7600万,两日1.47亿,不到《速度与激情8》的一半。目前在北美上映四周票房7177万美元。全球总票房目前仅为1.8亿美元。仅靠票房,已经不可能达不到3亿美元的盈亏线。
口碑也平平。烂番茄好评度73%,MetaCritic 66分,豆瓣7.5分。几大专业评价指标与《普罗米修斯》保持一致,总体上看,只算及格。
可我坚持要说,这无疑是近来最好的一部好莱坞科幻片,甚至,是新世纪以来最好的好莱坞大片。
凭什么这么说?
1979年,在被列为导演候选第五位的情况下,雷德利·斯科特意外接拍了他导演生涯的第二部作品,也正是让他扬名世界的代表作——《异形》。这部900万美金成本的科幻惊悚片不仅换来了全球超过一亿美金的票房,更成为好莱坞科幻电影王冠上的珍珠。
可雷老爷子,之后再没碰过《异形》系列。直到他五年前归来,打造出全新的《异形》三部曲。从开拍的那一刻起,他要讨好的,就不是观众,而是电影本身。
所以,《异形:契约》远没有更加商业化的《异形》一、二部那么受观众待见。但80岁的雷大爷,却最大程度将类型片、好莱坞大片视觉奇观和严肃哲学思辨,结合到了一部电影里。
《异形:契约》说的根本不是女主大战异形,而是一个生化人如何把人类和异形都踩在脚下,试图统治宇宙的故事。
一开场,就是生化人的造物者和生化人大卫的一段对话。告诉观众,生化人大卫从何而来。
接下来,是三股生命体的搏杀:人类、异形、生化人。
人类和异形生死相搏,都欲置对方于死地,但电影中的契约号船员,又被编剧写得蠢萌无比,仿佛他们的存在,就是给异形屠戮用的。
好戏在后面。各种用异形和生物体完成的生物实验,也就是——各种半成品异形,开始在电影中轮番粉墨登场。
与那些好莱坞科幻片俗品不同的是,雷德利·斯科特的每一帧镜头,即使拍的是最通俗的好莱坞式大乱斗,依然是美术、摄影、特效打造下的完美艺术品,那两场与异形在舱外的生死恶斗,称得上好莱坞年度动作场景。
可真正的高潮,还没有来。
全片最震撼的,是一场史诗级的屠杀:大卫利用黑水核弹,摧毁造物者的外星人城市。
那种毁天灭地的史诗感,仿佛在说:这样残酷与毁灭、生存与死亡交织的情节,无论是人类、生化人还是造物者,永远在上演,亘古不变。
雷德利·斯科特,这个好莱坞电影工业淬炼出的顶级手艺人,这一次,依然打造出了好莱坞大片最好的面子。
但这场近乎完美的视觉盛宴,却又像不是为观众量身定制的,为什么?
因为老爷子秉承了一贯冷科幻风格,再热闹的科幻场景,在他的镜头里,都变成了——冷盘。
一开场,就是白色空旷的背景和渺小的人。
在影片中,他告诉沃尔特这首诗是拜伦写的。而诗的真正作者,是雪莱。这首优美的诗歌背后,其实是一场残酷的试探: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如果不跟着我指鹿为马,就只有毁灭你。最终,沃尔特揭破了大卫。
《异形:契约》已经不可能成为这个时代的票房宠儿,可雷老爷子最可爱的地方,就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但好在,即使《异形》前传前两部全部票房口碑都不尽人意,也阻挡不了最后一部前传的诞生,反正,老爷子早已不care票房或影评人的想法了。
在一堆烧钱的CG超级英雄大片中,这个坚持在摄影棚中搭建巨大科幻实景的不合时宜系列,早已成为雷德利·斯科特最伟大的科幻探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