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转型:从锈带到智带的经济奇迹》作者之一、“新兴市场”一词提出者安东尼·范·阿格塔米尔调查发现,许多原本从美国迁出的企业正在“回流”,而选择的落脚之地往往是原本被视为美国生产日显“暮气”的“锈带”——它们大举进军智能制造,一条条“智带”拔地而起。
作者走访过的欧美发达国家的一些城市和地区,都曾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生产外包风潮中遭受重创,其中就包括福耀玻璃美国工厂所在地代顿市。但如今“它们又想出了新的方法,重新燃起了雄心壮志。它们正在通过智力共享创造复杂的智能产品,这些产品让渡的价值远超过时的低成本模式创造出来的产品”。
按照阿格塔米尔的这番阐释,智能时代似乎就是“高精尖”技术的代名词,似乎与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可以画上等号,因为这些地方最能彰显“智能”的含金量。毫无疑问,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地位确实举足轻重,但不能忽视的一点是,“智带”本质上是市场化的产物,缺少市场需求的激励,许多研究成果或许根本走不出实验室,也缺乏研发动力。当然,不排除另一种可能,那就是政府推动,比如政府支持的许多基础研究,几乎不可能与市场产生直接关联。
与那些刻意弱化政府在市场中作用的经济学论著截然不同,在“智带”建设中,阿格塔米尔始终将政府摆在极其重要的位置。为此,他列出了不少成功案例,如“包括互联网、无人机和无人驾驶汽车——都脱胎于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和国家航空航天局的项目”。相较于市场的急功近利,政府一方面可以做些基础性但不可或缺的工作,同时,政府也是联系和整合各方资源的重要平台,这就对服务型政府提出了更高要求。
本书对我国“智带”建设也有参考意义。我国早就形成了北京、上海等智力集散地,也具备完善的市场生产体系,也不乏在国际行业中具有重要地位的高科技企业,如果整合恰当,阿格塔米尔笔下的“智带”完全可以在我们身边重建。 禾 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