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写了SNH48这次总选的事儿,下面的评论很有趣,路人和粉丝的态度是不一样的。
对于本身有粉丝属性的人来说,都会有一种很奇妙的逻辑,叫做饭圈思维。那些在路人看来毫无必要的争执、撕扯,对于粉丝们来说都是天大的事情。
像我昨天在看到了KFC最近的广告,是TFBOYS,
但今天就看到粉丝们在说,这个海报要被下了,因为王俊凯不是C位……
粉丝还为此去找经纪公司确认,到底是公司还是品牌的问题,
王俊凯粉丝炸了,另外两家粉丝也炸,因为在海报上,根本把人和签名都P错了位置。
这些问题都是小事,但不同圈子的人也很难理解。就像一个月前我通过AKB48最近总选举来写了她们的偶像经济,当中就提到了须藤凛凛花表示要结婚后粉丝的炸裂,但其实这件事许多不明就里的路人就觉得凭什么不让偶像恋爱结婚,日本人真奇怪,
我那一篇下面也有妹子评论,说作为欧美艺人粉不太理解这种模式,虽然她也觉得须藤凛凛花是没有契约意识的。
这也就涉及到一个问题,全世界各国的娱乐圈,其实都有各自不同的生态系统。
在如今大家都默认了一个前提,是你喜欢一个明星你就会为TA花钱——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放到人人都能理解的消费领域,你要是喜欢TOM FORD的设计理念,那ALL掉它就是你的人生目标;而男性同胞要是喜欢某家黑科技,比如索尼或者是戴森,那明明知道这两家的价格高到飞起,也愿意为此买单。明星之于群众来说也是一种消费。
而欧美明星对于我们来说,是外国娱乐文化里比较容易消费的一群,因为欧美大片的引进和分账本身就很多。
度过漫长的8月,马上9月就会有《敦刻尔克》《蜘蛛侠》《王牌特工》上档,不管这当中有没有你明确支持的明星,或者你只是单纯为了题材和制作买单,你买的电影票也算是真金白银支持过的一部分。
而音乐方面,这些欧美歌手or乐队们通常会有长时间、大规模的巡演,
不少人也会在亚洲区开巡演,
当中很多场次都给了上海。
除此之外,欧美的引进版也不少,相较于其它地区的引进专辑来说,欧美歌手的引进版专辑通常要精致不少,像是Taylor Swift就在演唱会上感谢过1989内地销量五白金。
除此之外,不少公司也跟国内的在线音乐平台合作了正版付费音乐包服务,像是环球就跟网易云合作了。
这种流媒体音乐,歌手及公司也能分到账,还是得用Taylor举例,她在2014年前后下架了所有流媒体传播的自己的歌曲,连APPLE MUSIC她也不服软。之后她的音乐再上架到Spotify、APPLE MUSIC等平台上去,公司都有收取这些平台的授权费用,区别只是在价格高低而已。
而在欧美音乐产业里,本身也是认可流媒体服务及其营收的。
也正因为他们本身赚钱就不针对特定用户,因此一些丑闻绯闻对他们而言也都无伤大雅。
而且不少欧美明星自身有跨界到设计或者开发产业中去,像是Rihanna的Fenty、Kanye的yeezy,请问这难道不是最强周边系列吗?
这和现在饭国内的爱豆也很容易一样,喜欢谁就看演唱会、买他代言的东西和他上封面的杂志一样,容易接触,且成本不高。
演员们的粉丝表达支持,直接冲向电影院就好了(以下所用截图只是顺手搜到了举例,不含黑酸挑成分↓
甚至国内明星的商业价值并不完全取决于这些票房和销量,只要有热度有粉丝,商演也能构成收入的大头。
像最近中国有嘻哈火了之后,当中的选手们都身价倍增,Vava以前演出5000一场,现在直接翻到20万,粉丝和热度有时候是最直接的变现筹码。
但日本和韩国圈子不一样在于,日本的娱乐文化本身就对实体消费依赖度很高,IFPI国际唱片业协会发布的《2017全球音乐报告》里,日本的实体音乐占比是73%,远超过其它国家。
受限于文化引进的关系,国内的日饭想要支持爱豆并不是那么方便,电影引进不多,演唱会开得也比较少,粉丝大多热衷于代购冲销量或是直接买周边。
其中日本的销量通常都参考Oricon榜单,但不少购入方式比如萌购转运或是HMV下单,有可能不计入最终销量榜单。不少粉丝下单前还得掂量一下能不能真的给爱豆做到贡献。
再者不管是动漫还是歌手或者是演员,甚至剧作,都很爱出周边,内容无所不包。像是EVA这种神作还出过大米。
但除开官方出售的所有奇葩周边或者制品外,其他人是不能随意使用这些人物的肖像权的。像是J家的艺人,即使上了杂志封面,在预告的时候也要马赛克掉,到国内也是一样,
更不要说一些常规活动的照片了。因此想买他们的photobook什么的,你还真的只能去买官方出的shop照、生写大叔的生写,女子偶像团体则会有一些写真集。
而韩系圈子里会有一种言论,是粉丝表达爱意是通过礼物来证明的,这一点去年2月的《黄金渔场》里主持人说过之后,SJ的奎贤给予了肯定。
那期节目里,MC们还当着EXO成员Chen去分析了他们在中国的人气,
说的是团购CD这件事。
当时主持人们就当着成员的面说,SUHO只有400张销量,没有人气啊,
而朴灿烈有1万张,边伯贤9000多,吴世勋8000多,张艺兴6000多,所涉及的具体面额也直接换算成韩元显示了出来。
这种催肾机制直接引起了朴灿烈、吴世勋两家贴吧的销量大战,双双冲到了8万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