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累计投入高达3000多亿的巨额资金之后,中国最大的液晶面板企业——京东方终于迎来业绩大爆发,今年一季度利润预计暴涨超过20倍。
近日,京东方发布业绩预告,2017年一季度净利润为23—25亿,同比暴涨20.23—22.08倍,将超过去年全年利润总额。浙商证券甚至调高了2017年京东方的盈利预测,预计其2017年将实现85—100亿盈利。下图为面包财经根据京东方财报绘制的其总营收与净利润:
京东方曾经巨额亏损,2010年亏损额一度高达20.04亿,2001年—2012年,合计亏损额约39亿。2012年之后,恢复盈利,但净利润率仍维持在低位。
自2001年到2016年,十五年的时间里,京东方营收总和高达3137.04亿,但其净利润总和为44.53亿,累计计算的净利率仅为1.41%。
京东方称其今年一季度业绩上涨的主要原因是,多条生产线持续保持满销满产,产线综合良率及产品品质不断提高,主要产品细分市场占有率继续提升;此外,一季度半导体显示行业整体保持较高景气度。事实上,京东方的良品率与产品品质不断提高的背后,是整个国家的支持。
投入3000亿的面板之战:股民买单、政府巨资补助
据京东方公告,自2003年以来,京东方累计投资了合肥第六代LCD生产线、福州第8.5代LCD生产线、绵阳第6代AMOLED等11条面板生产线,总投资金额高达3062亿。下图为面包财经根据京东方公告绘制的其历年在面板生产线的投资表:
京东方的巨额投资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资本市场的募资、政府补助和地方政府的扶持。据统计,京东方上市以来募集的资金总额超过1200亿元,其中直接融资高达817.75亿元。据财报,2007—2016年,京东方累计获得的政府补助金额高达70.19亿。
液晶面板进口额跌回十年前 国产面板附加值仍低
巨额投资之下,中国已经成为面板供应大国。此前,全球面板供应主要来自韩国、日本和中国台湾。研究显示,当下中国的市场份额已超过日本达到23%。
中国面板企业的崛起,也使得中国液晶面板的进口额持续下降。据海关总署数据,2016年中国液晶面板进口额为318.49亿美元,与2012年相比,大跌了36.69%,进口额已经跌回到十年前的水平。下图为面包财经根据海关总署数据绘制的中国液晶面板历年进口金额:
但中国依然不是面板强国。在2016年北京高峰论坛上,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处长王威伟称:中国显示产业的产业链配套仍很薄弱,上游料70%仍然大量进口,关键设备还不能自主研发;此外,国产面板的附加值低,中国大陆面板出货量占全球的22%,但销售收入仅占全球的3%。
2017年初,京东方发布公告,其自2016年9月20日开始实施回购股份,截至2016年12月底,共耗资超3亿元。回购日到4月12日为止,京东方股价已上涨超过50%。
与此前的巨额融资相比,京东方的回购金额仍然非常小。但无论如何,在拿下创记录的利润之后,面板之战进入了新的层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