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

日媒: 三星丰田等日韩企业纷纷在华建尖端工厂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2017-08-04 我要评论()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参考消息网8月4日报道日媒称,韩国LG显示器公司7月25日宣布,将在中国广东省广州市建设生产新型显示器有机EL面板的合资工厂。LG为此计划投资约1800亿日元('...

参考消息网8月4日报道 日媒称,韩国LG显示器公司7月25日宣布,将在中国广东省广州市建设生产新型显示器有机EL面板的合资工厂。LG为此计划投资约1800亿日元(约合109亿元人民币),这将是LG在中国的首个有机EL大型工厂。

据《日本经济新闻》网站7月27日报道,虽然有着“世界工厂”称号的中国的人工成本持续上涨,但其消费者的购买力也出现增长。在中国政府的招商政策吸引下,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开始在中国建设尖端工厂。

较之液晶面板,有机EL面板色泽更鲜艳,而且更省电,易于加工成各种形状,在电视、智能手机和可穿戴终端等领域有着多样化用途。有机EL面板被认为有望取代液晶面板。

虽然成本比液晶面板要高,但LG相关人士表示,高清晰产品在中国的富裕阶层中需求很强。

而在全球,现阶段实现稳定量产有机EL面板的仅限于两家韩国企业。三星电子生产智能手机用面板,而LG显示器则生产电视用面板。

报道称,韩国的另一家电子厂商三星电子有限公司计划向位于陕西西安的半导体存储器工厂投资约1万亿日元(约合607亿元人民币),为NAND型大容量闪存设置第二条生产线。三星计划到2019年将产能翻番。

报道认为,外资企业纷纷在中国建设尖端工厂的背景是,中国政府推出“中国制造2025”等产业振兴政策,积极鼓励外商在华进行高科技投资。

在中国的汽车行业,也出现了外资企业兴建尖端工厂的动向。

丰田汽车已开始讨论最早于2019年在中国量产纯电动汽车。中国将纯电动汽车等在行驶过程中环境负荷较低的汽车定义为“新能源汽车”,计划规定汽车厂商最早在2018年以后进行一定规模的生产。丰田计划以电池和发动机容易放置且需求不断增多的SUV为核心投放纯电动车型。

松下则在辽宁省大连市新设了用于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等新能源汽车的锂电池工厂。预定今年内投入生产,将与当地厂商大连辽无二电器合资开展运营。

报道称,在中国,由于人工费用上涨,对可实现工厂自动化的尖端技术的需求也十分旺盛。在工业用机器人领域,日本的安川电机将在江苏省常州市的工厂内新设厂房,预定2018年9月投产。届时安川在华月产能将为1500台,增至目前的两倍以上。

川崎重工业和不二越公司也在推进增产计划。

三星电子超越英特尔成为全球最大的芯片制造商

据《金融时报》报道,三星电子在2017年度二季度超越英特尔成为全球最大的芯片制造商。根据市场分析公司野村证券(Nomura)的数据,三星电子今年第二季度的芯片销售额预计为151亿美元,高于英特尔144亿美元的预估销售额。

三星在芯片业务中超越英特尔的原因,大致可归结为两点:第一,就是业务布局更广跟深远,第二则是对前沿创新技术的不懈追求。而这些成果的背后,也是多年来实打实的巨大投入。

自1993年英特尔发布针对个人电脑的Pentium(奔腾)中央处理器以来,24年内这家基于美国的公司在半导体市场上一直处于霸主地位,而当年的三星还仅位列第七。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对移动处理器的需求已超越PC,移动设备的内存量也渐渐逼近PC,这就给英特尔之外的芯片生产商带来了更多增长的契机。

与英特尔专注于PC处理器领域的专精模式不同,三星在半导体的布局非常广泛,比如发展移动芯片,研究拓展物联网芯片,以及在NAND和RAM存储芯片都具备了强大的话语权。而今,物联网、车联网、人工智能时代的悄然到来,市场对高精尖半导体的需求更是空前巨大。Global Foundries首席CEO Sanjay Jha就表示:超大型数据中心与AI应用带来大量的影片语音传输与存储器需求,将带给未来半导体产业新的“黄金十年”。而这也意味着三星在半导体业务上的增速还将加剧。

积极创新,舍得投资,并且一定要掌握最前沿的技术,是三星半导体取得现有地位的另一个关键点。上世纪七十年代,三星虚心向消费电子行业巨头索尼学习,开始寻找摆脱外国技术依赖的方法。于是,在三星创始人的带领下,三星决定开始生产自己的半导体组件,而这步棋则指导了三星未来长远的发展。

从芯片进入100nm(纳米)时代时的跟随者,到如今的最先制作出10nm工艺的芯片,三星如今已经走在了业界前沿。不久前三星还公布了其芯片制造工艺路线图,计划在今年下半年试产8nm工艺,在2018年实现7nm工艺量产,2019年研发出6nm和5nm工艺,到2020年实现量产4nm工艺芯片,展示其清晰的发展目标。

为了继续推助业绩增长,三星计划在韩国至少投资21.4万亿韩元(186.3亿美元),以扩大公司在存储器芯片和下一代智能手机显示器方面的领先优势。三星电子平泽工厂作为全球最大规模的半导体生产线也正式投产。三星还计划在中国西安半导体工厂新建NAND芯片新生产线,而建于2014年的西安工厂第一生产线已达到月产12万片NAND内存晶圆的实力。

三星电子平泽工厂,全球最大规模半导体生产线正式投产

科技的快速发展,促使整个市场对核心和前沿半导体组件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云计算、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时代的快速演进,半导体市场的前景仍然广袤无垠。对于三星来说,只要牢牢把握未来机遇,这就是一个大展拳脚的最佳舞台。

(2017-07-17 10:32:00)

出海记|境外媒体:小米三星激烈争夺印度市场占有率

参考消息网6月21日报道 境外媒体称,随着中国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无论中企还是外企均在寻找下一块宝地,拥有逾13亿人口的印度成为企业必争之地。据了解,小米和三星已相继决定重点投资印度,在当地打造供应链。

台湾《工商时报》6月20日援引外媒报道称,不敌华为、OPPO等竞争对手,小米在大陆市场占有率下滑,但在印度,小米却成为销售排行第二大品牌。故小米呼吁其手机零组件供应商前往印度投资生产。

报道引述小米印度市场负责人曼努·贾因的说法称,小米正在和零组件供应商讨论有关小米印度工厂附近设厂事宜。目前,小米在印度销售的手机有95%由印度南部的两个工厂组装生产。同时,曼努·贾因也看好印度当地技术和供应链有很大发展空间。

另一方面,三星也加码投资印度手机和冰箱产能,积极因应这个经济快速增长的市场。报道称,三星计划投资7000亿韩元于印度北部的工厂,目标在2018年将手机每月产能提升至1000万台、冰箱每月产能提升至20万部。

印度也被三星视为是否能稳固其手机市场龙头地位的重点。虽然目前三星在全球手机市场占有率仍最高,但在苹果、中国品牌夹击,以及去年Note7手机爆炸事件的影响下,销量增速有所减缓。

三星品牌在印度属高端手机,报道引述当地消费者说法称,三星手机是许多人心中仅次于iPhone的第二选择。而手机产业内也有观点认为,印度最快将在今年超越美国,成为中国大陆之后的全球第二大手机市场,若三星在印度陷入劣势,很可能丢失全球手机龙头王位。

参考消息网-出海记记者注意到,市场研究公司Canalys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小米成为印度智能手机市场上的亚军,仅次于三星,线上手机销量居榜首。Strategy Analytics5月发布的报告也指出,小米已经成为印度市场上最受欢迎的手机品牌,受欢迎率达到26%,三星、苹果位列二、三位。

这是2015年3月17日,一名男子在德国汉诺威通信和信息技术博览会中国展区经过“小米科技”展台。(新华社)

(2017-06-21 00:15:01)

美媒:丰田汽车出售剩余股份 终止和特斯拉合作

参考消息网6月5日报道 美媒称,丰田汽车公司称,去年卖出了在特斯拉的持股,正式结束了两家汽车制造商之间的合作。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6月5日报道,丰田汽车发言人6月3日没有透露交易时间以及出售股份的利得。但特斯拉股价一直大涨,过去一年涨幅超过50%。

丰田汽车最近的披露文件显示,该公司去年3月份持有23亿股特斯拉股份,当时价值531亿日元(约合4.8亿美元)。

丰田汽车2014年出售了部分特斯拉股份,此前宣布特斯拉不再是丰田电动版RAV4的供应商。该车型已停产。

出售剩余股份标志着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商之一丰田汽车和硅谷新贵特斯拉正式终止合作关系。

(2017-06-05 11:02:00)

日媒:丰田推进“飞行汽车”开发

参考消息网5月17日报道 日媒称,丰田汽车为将“飞行汽车”推向实用化,确定了向公司内部以年轻有志者为中心推进开发的项目投资的方针。“飞行汽车”是目前最受关注的领域之一,美国的新兴企业和飞机公司等都相继宣布涉足。在围绕新一代交通工具的讨论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天空”作为有力选项进入人们的视野。

日经中文网5月17日报道,丰田的飞行汽车项目此前一直由公司年轻有志者组成的团队“Cartivator”的成员利用正常工作以外的时间推进开发。资金来源主要依靠通过网络广泛征集援助的众筹等方式。此次,丰田汽车以及丰田集团就为Cartivator提供4千万日元(约合人民币243万元)规模的资金达成了基本协议。

今后将确立通过控制多个螺旋桨使机体稳定的技术,计划2018年年底之前完成可实现载人飞行的试制品。力争在举办东京奥运会的2020年实现实用化。

汽车通过不断发展提高了便利性,但尾气造成的环境问题和新兴市场国家等的拥堵情况日益严重。为了消除汽车带来的负面影响,各汽车厂商开发了纯电动汽车(EV)和燃料电池车等采用新能源的汽车,还在推进自动驾驶车的研究。

而作为个人移动手段,飞行汽车突然开始受到关注的原因是,其被期待能通过全新的方式而非传统方式的延展来解决现在的汽车存在的问题。如果不需要道路,就不会存在拥堵;如果能垂直起降,也就不需要跑道。人的行动和移动方式可能会因此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欧美企业紧锣密鼓地推进开发

虽然名称不同,不过美国谷歌的联合创始人拉里·佩奇投资的美国新兴企业KittyHawk等也公开了飞行汽车“Flyer”的实用化计划。欧洲大型飞机厂商空客也宣布将于2017年内开始试飞。从事汽车共享业务的美国优步科技4月份公布了飞行出租车的开发计划。飞行汽车已绝非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

不过,为了将飞行汽车推向实用,除了确保安全性外,还存在关于驾照和交通规则的法律制定等大量课题。就连以纯电动车和宇宙开发等雄心勃勃的业务计划而闻名的美国创业者伊隆·马斯克也表示,“存在噪声和风等课题,在头上飞行会感到不安”。不过,如果在丰田等大企业的支援下加速开发的话,讨论肯定会增加现实性。

Cartivator成立的契机是2012年团队现任代表中村翼参加了丰田公司外部的一次商业竞赛。他凭借定制纯电动车的计划而获胜。此后,他在对创意进行完善的过程中确定了飞行汽车的概念。

“想实现一种令人激动的交通工具”,赞同这一想法的约30名负责外观设计和机械设计等的人员加入了团队。还有一些集团外部参与该计划的人,例如在无人机开发领域取得了成绩的德岛大学副教授三轮昌史等。GungHo在线娱乐公司创始人孙泰藏等人也提供了支援。

一方面,团队迟迟没有确定业务的推进体制。为加速开发,探索了通过独立投资和风投筹资的方式等,但未能如愿取得进展。2015年中期团队曾直接向丰田高管请求支援,但也没有达成具体的行动。一位成员吐露真心话说:“很不甘心”。

押注尚未起步的技术革新

丰田对研究开发的态度也逐渐开始改变。2015年11月,丰田决定成立向技术类新兴企业投资的基金,2016年在美国成立了由外部专家担任负责人的人工智能(AI)研究开发子公司。

丰田5月10日公布了使2017财年(截至2018年3月)的研发费用达到过去最高水平的1.05万亿日元的计划。虽然对技术革新的准备看起来非常充分,但实际情况却稍有不同。

“未来的汽车也许会变成完全不同于现在的形式”,丰田高管存在一定的危机感。与IT企业和新兴企业等拥有不同想法和速度的新对手之间的竞争已经开始,丰田认为还需要能超越以往框架的非同凡响的创意。

Cartivator的成员是公司内部员工,积累了团队组成和筹资等经验,加强了与外部的联系。虽然有一部分慎重的观点,但据关系人士透露,丰田会长内山田竹志判断,“等技术完成了再投资的做法无法推动前进”,因此决定押注尚未起步的技术革新。

丰田以前有过将业务支柱由自动织机大胆变成汽车的经验。距今已经过去大约80年时间。现在再次迎来了技术大转型时期。虽然是很小的一步,但新的举措可能会成为克服非连续变化的契机。

(2017-05-17 14:06:00)

出海记|京东方超越韩国LG 首登全球面板出货量榜首

参考消息网3月1日报道 日媒称,2月27日,英国调查公司IHS Technology发布了2017年1月的大型液晶面板全球出货量,中国最大面板厂商京东方科技集团(BOE)首次升至全球第一。此前一直位居榜首的韩国LG显示器下滑到第二位。在中国这一全球最大市场上,京东方以IT领域为核心,不断增加供货量,从韩国厂商手中夺走了份额。

据《日本经济新闻》网站2月28日报道,京东方的市场份额为22.3%。2016年基本维持在17%~19%,但2017年1月突破了20%大关。从不同用途来看,京东方在笔记本电脑、平板终端及监视器领域占据首位。IHS大型面板首席分析师吴荣兵认为京东方今后有可能在韩国厂商占据优势的电视机领域发力。对此消息,参考消息网-出海记记者联系了京东方,后者暂未能回复。

排名第二的LG显示器的市场份额为21.6%。2016年一直在21%~24%之间徘徊,份额有所下滑。但是,韩国厂商在需要大型面板的电视机领域占据优势,因此按照面积计算市场份额仍居首位,为24.8%,远超京东方的13.8%。三星电子的市场份额按数量计算由2016年的12%~14%下滑到了9.9%。但按面积计算为16.1%,排名第二。

台湾厂商方面,友达光电(AUO)排名第三,市场份额为16.4%,与上年持平。群创光电的份额也与上年持平,为15.7%,排名第四。

(2017-03-01 00:2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