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

经常“被秀恩爱”, 有助于脱单

字号+作者:小妹开撩 来源:小妹开撩2017-08-07 我要评论()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单身狗都说:“秀恩爱,死得快。”他们却不知道,多吃狗粮,才能早日脱单。在地铁上亲吻、在食堂互相喂饭……人们在公共空间大秀恩爱。根据庞数智库发表的数据'...

单身狗都说:“秀恩爱,死得快。”他们却不知道,多吃狗粮,才能早日脱单。

在地铁上亲吻、在食堂互相喂饭……人们在公共空间大秀恩爱。根据庞数智库发表的数据,九成的受访者表示在公共场合看到过秀恩爱。

90%以上的人都曾“被秀恩爱”丨庞数智库

如今人们不仅在公共空间大秀恩爱,各个社交平台也成了秀恩爱的多发地带。

“秀”作为网络用语,是英文“show”的音译,有展示、炫耀之意。这意味着“秀”不是自然流露,它是需要观众的。我们在社交平台上的“秀”,其本质是一种心理需求的满足。

心理学家Erving Goffman 欧文·戈夫曼提出的“拟剧理论”认为,我们每个人就像演员一样,在某种特定的场景下,按照一定的角色要求在舞台上表演给观众看。戏里戏外两个人,就是这么一个道理。

社交网络实际上也像是一个舞台,朋友圈里的你真的是你本人吗?在社交网络中用户多存在自我形象管理,我们一般都希望将自己好的一面展示给他人。例如上传自己的美照还有各色social。

公开展示恩爱这种行为也是“做戏”的一部分——至少这是受欢迎的、有性吸引力的内容。

关于社交网络上“秀”的动机,有两种截然相反的理论:社交提升和社交补偿。简单来说,一种是想要通过网络让自己更受欢迎;另一种则是寄希望用社交平台来补偿自己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形象。

总得来说网络社交的心理动力源自两点:力图控制环境和竭力表现自我的权力欲望。在自己的朋友圈里,什么时候秀恩爱,秀多少次,让什么人看到,跟别人一点关系也没有。我的地盘,我做主。

社交网络秀恩爱:内马尔妹妹拥吻巴尔博萨

然而对于一种叫“单身狗”的观众来说,他们都纷纷表示“秀恩爱,分得快”。

秀恩爱的人总是想在社交网络上呈现尽可能理想化的浪漫关系,并将其作为一种确认优越感的方式。不止是“单身狗”,这正是不少被秀恩爱者无法言明的被冒犯感觉的源头。

之所以被秀恩爱者会有“秀分快”的期待,是因为情侣在秀恩爱时集中展示了两人生活的幸福和优越感,也反衬出了被秀恩爱者生活的平庸和无趣。

更重要的是,无论你是否也有另一半,在看这些内容时你往往是一个人,而他们是两个人——这让数量庞大但孤独的被秀恩爱的人脆弱不堪一击。

除了腻烦秀恩爱的“秀分派”,还有高高撑起秀恩爱人大旗的那些喜欢看别人秀恩爱的人,看到被人秀恩爱就能脑补一场大戏的cp粉。

cp粉的内心世界简直是胜过一部奥斯卡大戏,偶像们的一个对视就可以演绎出80集、大型、系列、言情、偶像剧。

从心理学上讲,偶像崇拜实则是粉丝自我意念的映射。偶像崇拜是建构自我认同的一种特殊方式。偶像崇拜中的粉丝,一方面将自身的某种梦想、欲望和缺憾投射到偶像身上,另一方面又从偶像身上汲取某些特质,将其作为建构完整白我的养分。

也就是说喜欢看别人秀恩爱的人,大部分都是单身狗,他们需要通过看其他人秀恩爱,来填补自己心中关于恋爱的缺憾。

明星恋爱真人秀观众大多没有对象丨《明星恋爱类真人秀节目的情感传播研究》

由于秀恩爱的人是主观世界的投射,cp粉对于恩爱中的双方都显示出了强烈的控制欲,堪比偶像的亲妈。

以韩国非常火爆的综艺节目《Running Man》为例,在未变更固定成员前,宋智孝是嘉宾中唯一一个女性成员,除了官配的"周一情侣"之外,很多Running Man粉丝也乐于谈及其他五位男性成员与宋智孝的亲密情感。

粉丝们完全按照自己的喜好来为偶像挑选秀恩爱的对象,而在这一过程中,恩爱中的“宋智孝”其实就是粉丝自己。而当宋智孝与陈柏霖携手参加恋爱节目《我们相爱吧》的时候,Running Man的粉丝则大呼无法接受。

粉丝们所表现出的负面情绪仿佛自己被男友或女友抛弃,实则这是他们的控制权被迫收回的表现。

麦克卢汉认为,大众传媒延伸了人们的感知,cp粉喜欢看秀恩爱的对象实则是自己本体的一种延伸。从这个角度来说,cp粉会将自己代入恋人双方中的一个,并幻想自己是恋人中的主角。看别人秀恩爱,是在否定现实自己,在别人的身上寻找理想的自己。

大众社会理论指出,个体在工业社会中,心里总是处于孤独的状态,社会中的个体之间总是被一些现实或者虚拟的樊篱所区隔 。因此缺少关注的人,想通过“秀恩爱”来博取关注,缺少“爱情”的人,要通过看别人秀恩爱,来填满幻想,“秀”与“被秀”都是缺失。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在情人节公开秀恩爱丨China Daily

面对不管是带着善意还是恶意是被秀恩爱者,对于秀恩爱,秀恩爱的人也有着面对现实的苦衷和压力。

受到中国传统的要求适龄男女及时婚配的文化影响,人们通过“秀恩爱”行为来展现自己符合这一文化的期待,从而降低来自外部的婚嫁压力。

这一现象在大学生群体比较普遍,其中研究生比本科生和专科生更容易有“秀恩爱”行为,因为他们年龄更大、受教育水平更高,受到的婚恋压力也更大。粉丝数更多的大学生更容易有“秀恩爱”行为,因为向越多的人展现自己的恋爱状态越有利于降低婚恋压力。

大学生“秀恩爱”现象研究丨《网络行为的文化逻辑》

“秀恩爱”对于秀恩爱者能降低外部婚嫁压力,对于被秀恩爱的单生狗们也有着重大的意义——有助于刺激早日脱单!

秀恩爱的人在社交平台呈现理想化的自己,被秀恩爱者以这些人的生活为标准。在这种“秀恩爱”的语境中,被秀恩爱者只能顺应、加入,使自己成为秀恩爱大军更加强大的一部分。

在秀恩爱的社交平台,被秀恩爱者被刺激着“有样学样”,投身秀恩爱来扳回一局,找回存在感和优越感。久而久之,使得秀恩爱会传染了。

能被人秀恩爱的单生狗们,祝福你啊,你离脱单不远了。

参考文献:

[1]郭喜超. 传播心理学视角下微信朋友圈晒自拍行为研究[J]. 新媒体研究, 2016,2(6):1-3.李思思.

[2]赛博空间中韩流迷群的身份认同建构[D]. 浙江大学, 2017.

[3]刘姿. 明星恋爱类真人秀节目的情感传播研究[D]. 天津师范大学, 2016.

[4]沈笑怡. “浸没式”恋爱真人秀为何受欢迎?——基于《我们相爱吧》的分析[J]. 东南传播,2015(9):125-127.

[5]许晓婷. "偶像假恋爱"作为理想恋爱的教科书?——解析实境真人秀节目《我们相爱吧》之节目架构与叙事公式[J]. 视听, 2016(7).

[6]赵靖宏. 网络同人小说及其社会文化心理论析[D]. 云南大学, 2014.

[7]黄建生. 戈夫曼的拟剧理论与行为分析[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 33(4):91-93.

[8]张雯宜:影响传播与亲密关系:社交网络秀恩爱仪式研究[D].复旦大学,2014

[9]静永超:网络行为的文化逻辑——以大学生微博 “秀恩爱”行为为例.青年学[J].2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