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

加油九寨沟! 4.7万余游客已被疏散转移! 关于“地震救援”, 你需要了解这些……

字号+作者:光明网娱乐 来源:光明网娱乐2017-08-09 我要评论()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截至今天13时,经初步核查,九寨沟地震已致19人遇难(其中游客8人,本地群众2人,身份不明9人),收治伤员247人(含1名法国籍、1名加拿大籍)。据初步统计,截至8月9日'...

截至今天13时,经初步核查,九寨沟地震已致19人遇难(其中游客8人,本地群众2人,身份不明9人),收治伤员247人(含1名法国籍、1名加拿大籍)。

据初步统计,截至8月9日17时,灾区滞留游客已基本转移疏散完毕,共计将游客4.7万余人疏散转移地震区域。

震中航拍画面首次发回!

省道301线九黄机场至漳扎镇6处塌方路段

救援

地震,牵动了无数人的心。武警、医疗、消防……各路救援力量纷纷出动,紧急驰援灾区!

官兵:灾情就是命令!

医院:忙碌一宿,席地而睡

第一批4个伤员从九寨沟县医院转运至绵阳市中心医院。中新网记者 杨勇

通信:已开通应急热线

在日前发生的四川、新疆大地震中,社会各界凭借互联网第一时间做出了反馈,据不完全统计↓↓↓↓

中国移动、中国电信:

对灾区开启免停机、寻亲服务。

中国联通:开通10010应急热线,为用户联系家人。

阿里巴巴:集全集团力量参与救援

高德地图:开通救援“生命线”,号召收集各NGO和政府部门的救援路线,以及救灾物资点;

手机淘宝、支付宝:上线救灾页面;

农村淘宝、菜鸟网络:通过村淘点和物流站点了解前方受灾情况,将根据灾区需要组织紧急物资驰援灾区。

同程旅游、蚂蜂窝、携程、途家、驴妈妈、艺龙、去哪儿、飞猪、途牛、美团:采取免费退票取消行程、向灾区人民开放酒店资源等应急措施。

苏宁、京东:紧急调拨物资运往灾区。

华为:第一时间成立通信保障专项组启动应急通信保障。

今日头条、百度贴吧:发布「寻人平台」。

首汽约车、神州专车:集中汽车、司机资源交由政府调配救灾。

美团:向聚集在外的群众游客免费发放物资。

顺丰:随时调度车辆前往灾区。

阿里云:对灾区客户免费延期。

水滴筹:支持“灾后重建”的个求助,筹款0手续费。

蓝V联盟(企业品牌联盟):开通寻人通道。

重要提醒

九寨沟景区已关闭,已购票旅客可退票

为保证游客游览安全,目前九寨沟景区已停止接待游客,具体接待游客时间另行通告。景区管理局正全力开展景区排险工作。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管理局表示,已经预订了8月9日及以后门车票的游客可到阿坝文旅办理退票,已出8月9日票的游客,在九寨沟景区沟口售票大厅办理退票。

九寨沟管理局辟谣:景区内两千人滞留是假消息

据@九寨沟管理局 微博消息,九寨沟管理局官方辟谣,称并未出现网络谣言中传播的“九寨沟景区内近2000原住民在本寨滞留。救灾人员,救灾物资均未到达”情况。

国土资源部与中国气象局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

中央气象台预计,8日夜间至10日,九寨沟震区以多云天气为主,午后有分散性小阵雨;11日将有小到中雨。国土资源部与中国气象局8月9日18时联合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预计8月9日20时至8月10日20时,四川九寨沟地震灾区、甘肃南部、云南西北部、西藏东南部、安徽东南部、江西东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发生地质灾害的气象风险较高,其中西藏东南部等地的局部地区发生地质灾害的气象风险高。请当地居民注意防范强降水引发的地质灾害,尤其是地质灾害隐患点附近区域。

“宁可千日不震,不可一日不防”!!

人类至今尚未完全认识地震成因及其孕育过程,也还没有找到完善的预报方法。灾难一旦发生,生死存亡就在瞬息之间。所以,日常生活中应当学习、掌握应急避震知识,万一遭遇强震,就能减少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危险。

关于地震救援,你需要了解这些

1

发生地震时该如何逃生

地震第一时间该做什么?

什么自救办法最靠谱?

地震自救,赶快学起来!

地震逃生小常识

A、假如你在卧室里

千万别钻床底下:地震后房屋倒塌有时会在室内形成三角空间,这些地方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它包括床沿下、坚固家具下、内墙墙根、墙角等开间小的地方。以前人们认为钻到床底下最安全,但床底下能躲不能逃,并非最佳的躲藏之处。

躲开头上悬挂物:要选择上面没有悬挂物,附近没有电源插头的地方,以防上面的悬挂物落下砸伤及电源线着火引发的次生灾害。

衣柜绝不允许进去:唐山地震时,有人钻进衣柜躲藏,几天后救援队发现时,人是完好的,但最后憋死了。

把门打开:躲藏地点离门近点,门最好打开,可以背靠在门框上,手抱头,待地震结束时准备随时转移,为逃生准备活路。

B、假如你在客厅里

把客厅当成转移地带:现代人生活富裕了,宽敞明亮的新式客厅出现后,其功能也在变,成为日常会客、休闲的区域。客厅是四通八达没有堆积物的地方,地震中,应把客厅当成安全的转移地带。

逃生用具应放在客厅明显处:中国人传统习惯是将逃生用具锁在柜子深处,一旦用时却发挥不了作用。逃生用具应放在客厅明显处,方便各个房间的人拿起就跑。

C、假如你在卫生间

此处最安全:如果地震发生时,你恰好在卫生间,那么恭喜你,你的生存几率要大很多。地震时,尺度越小的房间越安全,尺度越大震动越大越容易倒塌。卫生间的墙多是承重墙,房顶坠落物少,相对更安全。

水源很重要:守着水源是卫生间的一大优势,唐山地震,有人靠水维持了很长时间。

人莫扎堆:都知道卫生间最安全,但地震发生时,切莫全家人都一起躲在卫生间,分散躲藏可以增加生存几率。因为,地震时哪里最安全并不确定,只是相对的安全,人员分散躲藏意味着总有人在外面以防万一,可以在震后即时展开救援。

D、假如你在高楼里

远离高层楼的窗户:地震时,高层楼面向马路的那面墙很不稳定,高层楼的窗户更要远离。现在的楼一般都是框架式结构,砖起到的作用是隔风隔雨,但不承重。地震时,常常是框架在,墙没了,如果人躲在窗户下,很容易被甩出去。

千万不能坐电梯:地震发生时,千万不能使用电梯。一旦断电,上不来下不去就卡在里面出不来了。万一在搭乘电梯时遇到地震,可将操作盘上各楼层的按钮全部按下,一旦停下,迅速离开电梯,确认安全后避难。

往哪儿跑要看情况:地震发生后,一定要往下跑吗?答案是不一定。尤其是住在高楼层的住户而言,往哪儿跑的原则应该是就近——离地面近就往地面跑,离楼顶近就往楼顶跑,总之,“见天见地”都能够和外界接触,相对更安全。

确认逃生通道还是过火通道:逃生时,一定要走逃生通道。高楼本身就是拔火罐,现在的高楼在设计时,有的设计了专门的过火通道,是用于疏通火情的,千万要分清楚。

逃生绳使用分人群:有的家庭备有逃生设备,比如速降绳,使用时一定要在一轮地震波结束后的平静期。提醒您的是,使用速降绳的人一定是经过训练的,速降过程中需要脚的借力支撑,否则跟跳楼没什么区别,只是多了根绳而已。

E、假如你在矮楼里

砖混楼更容易坍塌:在同等条件下进行比较,砖混结构的主要承重材料砖砌体为脆性材料,抗震性能较差,框架结构稍胜之。地震发生后,住在砖混老楼里面的人应更主动地寻找机会,迅速撤离。

一定要按顺序逃离:2008年在汶川地震现场救援时发现,一些场所楼内的遇难者是在过道、楼梯或者屋门口附近。这表明地震时人们在外逃,但是还来不及到达安全地点就被倒塌的房屋掩埋。地震时,群体逃生时一定要按顺序逃离,前面的人为后面的人逃生留下时间。

低楼层也不能跳楼:住在一、二层楼,也不要选择跳楼逃生,跳楼不仅会造成骨折,还会被高处坠落的重物砸伤。

F、假如你在平房里

室内坠物最危险:住平房的居民,如地震发生时在室内,应立即躲到炕沿、墙根下、桌子及床下。要尽量利用身边物品,如棉被、枕头等保护住头部。因为平房内空间狭窄,屋内东西多且放置多于高处,地震时很容易造成坠落伤害。

逃出谨防断电线:若正处在门边、窗边,且窗外无其它危险建筑,可立即逃到院子中间空地上。平房区电线零落,地震时火灾发生率特别高,尤其要防。

最大的危险是街道:平房胡同内路面狭窄,四处皆是自建房,倒塌的房屋可能把路面覆盖住了,逃生之路并不顺畅,此时能不能逃出去,就看命大不大了。

最不可取的行为 :千万不要躲在房梁下,不要躲在窗户边。切忌逃出后又返回取财物。

G、假如你在学校里

课桌就是救命草:正在学校上课时,如果发生地震,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躲在各自的课桌下。

有序撤离远离楼转角:震后要按照平时的逃生训练,在老师安排下有序向教室外面转移。撤离过程中,在楼梯转角处最容易发生踩踏事件,要有序通过。

操场最安全: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H、假如你在汽车里

千万别躲在车里:汽车看起来很结实,但其实只是薄薄的一层,不堪一击。发生大地震时,如果你在驾车,汽车会像轮胎泄了气似的,无法把握方向盘,难以驾驶。此时应避开十字路口将车子靠路边停下,然后立即下车抱头蹲在车边。

抓牢扶手,降低重心:如果地震时你正坐在行驶的电(汽)车内,那么只好就地取材,抓牢扶手,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

I、假如你在公共场所

千万不要慌乱涌向出口:能否逃离,一切取决于有没有良好的制度保障。震后,公共场所一面漆黑,惊恐的嚎叫声四处而起。千万不要慌乱涌向出口,避开人流的拥挤,避免被挤到墙或栅栏处。

躲在近处的大柱子旁边:与其乱冲乱撞,不如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保护好头部。在商场、书店、展览馆、地铁等处应选择结实的柜台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

这些地方要远离:远离玻璃橱窗、门窗或玻璃柜台。避开高大不稳或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避开广告牌、吊灯等悬挂物。

J、假如你在户外

就近选择开阔地:立即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不要乱跑,避开人多的地方。

避开高大建筑物:要躲开建筑物,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高大建筑;不要停留在过街天桥、立交桥的上面和下方。

避开危险物、高耸物或悬挂物:要注意躲开广告牌、街灯、物料堆放处;要避开变压器、电线杆、路灯等;还应该注意自动售货机翻倒伤人。

避开其它危险场所:避开狭窄的街道,危旧房屋、围墙,女儿墙、高门脸、雨篷下等处,还要注意避开高压线和下水道。

要保护好头部:在繁华街、楼区,最危险的是玻璃窗、广告牌等物掉落下来砸伤人,要注意用手或手提包等物保护好头部。

K、假如你在海边

越高越好、越远越好:在海岸边,有遭遇海啸的危险。感知地震或听到海啸警报的话,要尽快向远离海岸线的地方转移,以避免地震可能产生的海啸的袭击,往高处跑,越高越好。如果海啸时你在船上,那么就随船往深海走,因为海啸是越边上越危险。总之,要么往高处,要么往远处。

如果地震中被困,保持体力,等待救援队!!

下面再科普一些关于“地震救援”的“冷知识”

2

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

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作为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赴国外执行任务称“中国国际救援队”)的组成和支撑单位,先后参加了2004年印度洋地震海啸、2005年巴基斯坦地震、2006年印尼日惹地震、2008年汶川地震等国内外多次灾害的应急救援行动,出色完成了人员搜救、装备后勤保障、灾害评估、信息保障、科学考察等任务。

3

地震救援流程

专业地震救援队伍到达灾现场后,一般按以下五个步骤展开救援:

1

评估救援区域:评估区域内存在幸存者的可能性、结构稳定性与水电气设施状况,关闭水电气设施以确保安全。

2

封控现场:划定警戒区域,转移现场内居民,疏散围观群众,劝阻盲目救助,派出警戒人员,封锁现场。

3

搜索:通过询问、调查等方法了解现场基本情况;用人工搜索、搜索犬搜索、仪器搜索等方法搜寻并探察所有空隙和坍塌建筑物中的空穴,以发现可能的幸存者,确定幸存者的准确位置。

4

营救:使用专用顶升、扩张、剪切、钻孔、挖掘器械或工具,移除建筑物残骸,开辟通道,抵达幸存者所在位置,施行营救。

5

医疗救护:对幸存者进行心理安慰,实施包扎、固定,迅速转移。

救援工作的专业性更多地体现在“科学施救”的步骤中。

首先是判断适当的施救地点。例如,汶川地震发生在下午,因此学校和医院是国家救援队确定的重点搜救区域。如果地震发生在晚上,重点将放在居民区;如果灾难发生在周末,重点将放在商场等公共场所。

其次是组织分配人员,根据现场的情况确定是“同时作业”还是“主攻一个”,同时画出草图,划分作业区域。在发现幸存者后,通过探查现场,寻找最便捷和安全的救援通道是确保搜救成功的关键,比“到了就搬砖头的救援方式更科学也更节省时间”。

4

地震搜救工具

搜救过程中经常被用到的三种生命探测仪:

1

一是光学生命探测仪,俗称“蛇眼”。它利用光反射原理,凭借柔韧的主体,就像通下水道用的蛇皮管,能在瓦砾堆中自由扭动。仪器前面有细小的探头,只要废墟上有一个手指粗细的孔,即可深入探测,类似摄像头的仪器将信息传送回来,救援队员利用观察器就可以把瓦砾深处的情况看清楚,基本确定被埋压人所处的位置和被困地形,被队员们称为“废墟中的胃镜”。

2

二是声波生命探测仪,通过识别被困者发出的声音进行探测。这种仪器配有6个振动传感器,能根据各个传感器听到声音先后的微小差异来判断幸存者的具体位置。即使幸存者已经不能说话,只要用手指轻轻敲击,发出微小的声响,也能够被它听到。理论上,只要心脏还有微弱的颤动,探测仪也能感觉出来,因此被称为“废墟中的听诊器”。

3

三是雷达生命侦测仪。它会连续发射电磁信号,对一定空间进行扫描,接收器不断接收反射信号,并通过对不同时间段接收的信号进行比较等处理,判断目标是否在动,就像是一台“废墟中的CT机”。

此外无人机以及搜救犬等相关事物也应用到搜救工作中。

5

我国震后救援技术的发展进步

据悉,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已顺利验收“四足仿生机器人野外试验与测试技术研究”课题任务“测试场地改扩建施工项目”,并与航天中为等无人机企业达成协作,利用集群地理信息获取系统、广域普查监视系统、便携式监视系统、低空遥感测控系统、小型无人机系统,以及无人机飞控专业产品等,不断推进地震系统无人机的应用与发展。与此同时,“移动式机器人化生命探测与搜索装备研发”、“便携式多目标生命探测雷达示范应用”和“中低空机载式生命探测与搜索雷达研制”等专题也在积极进行中。

搜救中心技术部赴天津开展无人机应用技术实地调研

愿伤亡人数不再增加!

九寨沟,加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