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

不要为一个猜到的结局去到达, 演绎好过程就行

字号+作者:守志向多学习 来源:守志向多学习2017-08-10 我要评论()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许多年以后,我才发现曾在每一个睡眼朦胧的早晨准时在公司响起的那首被我和小伙伴们嫌弃的歌原来是这么的好听和鼓舞人心。如果当时我能读懂歌词,如果当时'...

许多年以后,我才发现曾在每一个睡眼朦胧的早晨准时在公司响起的那首被我和小伙伴们嫌弃的歌原来是这么的好听和鼓舞人心。如果当时我能读懂歌词,如果当时能记起夸父的故事,也许现在我就可以带着自己去飞、去摘下满天星,但也有可能恐怕我依旧无法飞上天与太阳肩并肩。

或许人生都是已经写好的剧本,唯靠自己的演技来让剧情扑朔迷离、跌宕起伏,方显精彩。让人成长的从来都只有经历,而不是一个能猜到的结局,虽然目标明确对成就的意义重大,虽然太阳始终未被夸父追到,但这个过程却也不容忽视。如若不是,我又怎能懂得夸父是精神而不是神经,怎能懂得而今回头是看风景,而不是满目苍夷。

那首歌是台湾歌手杨培安的《我相信》。记得当时偶然听到隔壁公司的人说:“你们公司好有激情,每天听到你们的音乐都是那么有活力”。我心里突然懵了一下,这就是“漂亮的都在别人家、好吃的都在隔壁邻居家”吗,同时脑海里也会有一个念头,真是辜负了别人的赞美。但接下来的日子依然在继续辜负着,不然今天这篇文章就可以写成“我终于飞上天和太阳手牵手了”。从小就不会唱歌的我,还是受影响播种了许多个太阳,或者准确的来说,我种的都是鬼火,忽明忽暗的,那曾幻想的光芒万丈一直就从未出现过。

如果当时再多播种几个,那么总会有一个能长大发光法热,是这样吗?当然不是,因为后羿和夸父都会有意见,会说:“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夸父逐日的故事在不同的人心里就会有不同的理解,杨公骥先生解读说“只有重视时间和太阳竞走的人,才能走得快;越是走得快的人,才越感到腹中空虚,这样才能需要并接收更多的水(不妨将水当作知识的象征);也只有获得更多的水,才能和时间竞走,才能不致落后于时间”。每天气若游丝的走进办公室做着各自的工作,谈不上热爱,也说不出讨厌,论不上拼尽全力,也不至于游手好闲, 消极怠工的事实被太多的东西掩盖的连自己都察觉不到,责任不明、沟通不畅,总是能找到合适的原因来说明“这事与我无关”。看似明哲保身、看似波澜不惊,实在则温水煮青蛙,怎么死的都不知道,又何谈“逐日”。

第一次乘飞机忘记是哪一年了,反正是在我工作以后,美丽的天空让我望眼欲穿,内心的宁静无可比拟,在我心里,那一刻算是跟太阳比肩了,因为眼睛的容量大了,心开阔了,可以接受的东西多了,有信心可以去面对太阳,我很怀念那种感觉。

夸父追日,是为了部落的族人能活下去,我喜欢追逐太阳,是因为想要生活的更好。夸父在地上疾风一样地追,饿了,摘个野果充饥;渴了,捧口水解渴;累了,也仅仅打盹,他心里一直在鼓励自己:“快了,就要追上太阳了,人们的生活就会幸福了。”而我,怕流汗、怕炙烤,稍微努力一下就以为是在拼命,手表成了装饰,不再用时间来规划日程,不再自律,固步自封,离太阳越来越远,也离更好的生活越来越远。

不要为一个猜到的结局去到达,而要为一段未知的过程去演绎。像夸父一样,少一点想法,多一点行动和坚持。剧本虽然是写好的,但若演技高超,也定然会水到渠成,多点勇气,多点坚持,多点智慧,多点耐心,就会多一点改写剧本的实力。

相关文章